超导微观理论是指从研究电子运动来阐明超导电性的量子理论。理论的成就,促进了实际应用的发展,1957年以后超导材料和超导器件迅速发展,显示其优越性能,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定义概念 从研究电子运动来阐明超导电性的量子理论。1911年发现超导电性之后,人们就希望研究清楚发生超导的原因。大量实验事实证明,...
很久没上知乎,这几天阅读Ginzberg的文章"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of the BCS Theory of Superconductivity",为学校的超导物理讨论班介绍一些实验内容,在这里简单做个chronological的记录。 Before BCS 1. 电磁性质 1908年由Onnes于Leiden实验室实现氦的液化,标志着低温物理进入4.2K以下的温区。Onnes主要用的技术是Linde于...
更多的物理图像以及疑问有待补充 容易理解错误/混淆的点: 有待补充 参考文献/资料: A. Zee - 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 Bardeen, Cooper, Schrieffer - Theory of Superconductivity (1957) Alexander Altland, Ben Simons - Condensed Matter Field Theory ...
BCS 理论(BCS theory)是解释常规超导体的超导 电性的微观理论(所以也常意译为超导的微观理论)。该 理论以其发明者巴丁(J.Bardeen)、库珀(L.V.Cooper)施里弗(J.R.Schrieffer)的名字命名。某些金属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会完全消失,电流可以在其间无损耗的流动,这种现象称为超导。超导现象于1911年发现...
这一切开始于1948年的一篇论文——《论超导的分子理论问题》(On the Problem of the Molecular Theory of Superconductivity)。弗里茨·伦敦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伦敦方程可能是量子态相干性的结果。1953年,皮帕德(Brian Pippard)提出相干长度的概念,对伦敦方程作了非局域的推广。然后,巴丁在1955年发表的论文《超导...
BCS理论(BCS theory or Bardeen–Cooper–Schrieffer theory)是解释常规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的微观理论(所以也常意译为超导的微观理论)。该理论以其发明者约翰·巴丁、利昂·库珀和约翰·施里弗的名字首字母命名。理論 某些金属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会完全消失,电流可以在其间无损耗的流动,这种现象称为超导。超导现象于...
The BCS theory was thereby developed quite rapidly to bring remarkable agreement between theory and various experiments on single-element superconductors. This is because in these superconductors the relevant attraction in Cooper-pair condensation is weak, making the mean-field description appropriate. In...
BCS理论(BCSn加油Bardeen,Cooper,Schrieffertheory) 这是美国物n加油理学家巴丁(J.Bardeen),库珀(L.N.Cooper)和n加油徐瑞弗(J.R.Schrieffer)(简称BCS)n加油于1957年提出的、后为公认的超导电性微观理论,用电-声子机n加油制解释了超导电性的成因和一系列物性,为此,他们于1972年获得n加油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指...
这一切开始于1948年的一篇论文——《论超导的分子理论问题》(On the Problem of the Molecular Theory of Superconductivity)。弗里茨·伦敦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伦敦方程可能是量子态相干性的结果。1953年,皮帕德(Brian Pippard)提出相干长度的概念,对伦敦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