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勃朗宁是否愿意,BAR最终是被当作轻机枪使用。一战结束之前,美军装备了5万多支BAR。BAR配属在步兵班,一个班配属一支。一线美军官兵对BAR非常满意,认为它大大增强了步兵班的火力。虽然BAR比较笨重,作为机枪也是可以接受的。反正BAR的枪手,是全班最高大魁梧的战士,能够承受枪的重量。二战爆发以后,美军仍然大...
而这东西本身不是个轻机枪的底子,轻机枪所具备的特征,这把枪很多都没有。这就又导致BAR作为班用机枪使,还是非常吃力。人家机枪快速换弹匣,快速换枪管,操作好了可以很稳定的输出,这货完全不行,只能发呆。这就可以引用外国轻武学者的另一个评价了:既不是轻机枪也不是自动步枪。简单说,就是不伦不类。后来...
比利时人走的路线就是将BAR轻机枪化,本来这玩意儿是个自动步枪,但是其自动原理已经是非常成熟可靠了,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改成一个轻机枪投入使用了。聊BAR轻机枪化之前,先聊聊BAR在美国怎么玩的,以及这玩意儿问题都在哪。一战结束后,BAR的问题美国人也注意到了,同时他们也注意到了轻机枪的这个概念。于是乎,...
当年轻机枪都要配备副手,用于协助射击、装填子弹、携带弹药等等。而BAR轻机枪则可以由1个士兵轻松操作,甚至可以持枪移动时候射击(子弹会乱飞),这是非常强悍的战术优势;其四是它的射击精确,设计皮实,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在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中,由于极度严寒,很多美军枪支都打不响了,BAR轻机枪则可以稳定射...
我的意思是,美军就没准备传统意义上的轻机枪,而他们也没有轻机枪这个概念。所以说他们给BAR装上两脚架丢到步兵班里头也就是起到一定火力支援的作用,用途上类似别人家的轻机枪,但自身的限制又让他干机枪的活不大合适,然而也没有其他的替代手段。所以,从二战来说,BAR的地位等同于轻机枪,你叫他轻机枪没错...
约翰·勃朗宁(左)手持M1918 BAR轻机枪 轻机枪的概念在当时并不成熟,早期型轻机枪可以说是风格各异,其主要特征就是能够连发和使用全威力步枪弹。BAR是自动步枪还是轻机枪,长期以来在枪械研究领域存有争议。M1918 BAR连两脚架都没有,应称为自动步枪。但BAR家族人丁兴旺,后期的改进型号,越来越偏向于轻机枪。同时,M191...
另外,英国和法国方面也表示出对于BAR的兴趣。当时,勃朗宁将该枪的专利及生产权交给了柯尔特公司。1917年5月,柯尔特公司从美国政府那里接到了第一批订单就高达12000挺。不过当时正忙于英国维克斯机枪订单生产的柯尔特公司,已经无暇顾及BAR的生产。在了解到柯尔特公司的情况后,美国政府就和温彻斯特公司签订了BAR M1918...
BAR轻机枪 阅读数:331 作为美军的一款班组级轻机枪,高伤害与低故障率使其能够快速进行火力压制;轻便的重量也可以让机枪手不至于被落下太远——但与其他轻机枪相比,射程太近与只有20发的弹匣让它排不上太高的名次。
二战期间,美军士兵都把勃朗宁BAR自动步枪当作班用机枪来用,从外形上看两者也很相似,而且都是使用步枪子弹进行连发射击的自动武器。那么,自动步枪和轻机枪到底区别在哪里?勃朗宁BAR自动步枪,这里的BAR就是英语“勃朗宁自动步枪”(Browning Automatic Rifle)的缩写。这款步枪的正式名称是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勃朗宁...
波兰也毫不吝啬的买下了改进型bar的设计和生产许可权。并将此枪命名为wz1928(wz28)轻机枪.由华沙国营步枪厂生产,但是是波兰厂商技术不精还是fn公司刻意使绊子,其枪有严重的缺陷,使其一直拖到了1930年才正式生产。新枪与fn公司生产的wz28机枪的特点是其换装的新的机械瞄具和鱼尾枪托,而改进型的备用枪管却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