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乳菇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 白乳菇 拼音名:Bai Ru Gu 别名:羊脂菌,辣味乳菇,白蘑菇,石灰菌,白奶浆菌,板栗菌。 中药白乳菇为红菇科真菌辣乳菇的子实体。秋季采摘,晒干备用。 原形态 辣乳菇,菌盖宽5~15厘米。中部下凹呈浅漏斗状。干,白色,无毛...
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辣乳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us piperatus (L.ex Fr.) Gray[Agaricus piperatus L.ex F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5-15cm。中部下凹呈浅漏斗状。干,白色,无毛绒,无环纹。盖缘渐薄微上翘。菌肉白色,坚脆,伤后不变色。味辣。乳汁白色,不...
别名:羊脂菌、辣味乳菇、白奶浆菌、板栗菌、白蘑菇、石灰菌 性味:味苦;辛;性温。 白乳菇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白乳菇主治 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 白乳菇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白乳菇的禁忌 患冷疾腹痛泄泻者忌食。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ex Fr.) Gray,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四川、云南。 【性味】苦,温。更多:https://www.bmcx.com/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中药绒白乳菇为红菇科真菌绒白乳菇的子实体。夏,秋季采收子实体,去泥沙,杂质,晒干。 原形态 真菌绒白乳菇,菌盖8~30厘米,下凹后呈半漏斗形,白色,表有绒毛覆盖,有时具赭色晕斑。肉白色,具辣味。褶片白色,褶缘老后呈赭色,贴生。柄短柱形,长2~6厘米,粗2~2.5厘米。孢子阔椭圆形,表面花纹结联致密。
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ex Fr.) Gray,以子实体入药。 名称白乳菇(Bái Rǔ Gū) 别名辣味乳菇、蘑菇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性味苦,温。 纠错 推荐0 0 0 1134 白乳菇性状及选购 ...
【化学成份】本品含辣乳菇二醛(piperdial),辣乳菇醛醇(piperalol),绒白乳菇醛(velleral)和异绒白乳菇醛(isovelleral)等。【药理作用】子实体中所含的倍半萜内酯的结晶混合物有抗白血病作用。【性味】苦;辛;性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用法用量】内服...
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 名称绒白乳菇(Rónɡ Bái Rǔ Gū) 别名蘑菇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性味苦,温。 纠错 推荐0 0 0 880 绒白乳菇性状及选购 ...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陕西、安徽、福建、湖南、四川、云南。【性味】苦,温。 更多:https://www.bmcx.com/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舒筋丸原料之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ex Fr.) Gray,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四川、云南。 【性味】苦,温。 按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