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的录制设备在电视上,其编码性能相对较差,因此我们选择了H264编码,并在服务端后台进行AV1或H265的转码。在涉及转码的情况下,我们关注了几个关键性能指标,包括转码实时率——即处理1秒视频所需的时间和CPU消耗量,以及编码效率——即在相同码率下视频的效果。5、总结 本文对先进的视频编码器H265、VP9、A...
谷歌浏览器 从M107版本默认支持H265解码,也就是说可以用浏览器看一些H265在线视频。 关于此消息它的讨论可以看知乎讨论和资讯,2022年10月2日 WebRTC: WebRTC目前还不支持H265编解码,但Intel维护的owt-deps-webrtc项目已经有对H265硬编硬解的比较好的支持,但有消息称WebRTC正在考虑将H265引入,可以参考剑痴乎博客...
然而iPhone7开始就支持H265的录像,不过iPhone的感人画质和逆天体积让垃圾佬最后还是下定决心换了华为,iPhone8 H265 4K60的视频十分钟就动辄4G+还是太城市化了,这体积录时间长一点倒视频的频率低一点甚至可以直接给本机的64G容量占满,远高于当时垃圾佬手上麒麟970的4K录像H265编码体积。垃圾佬iPhone8除了能不限时间...
WebRTC目前还不支持H265编解码,但Intel维护的owt-deps-webrtc项目已经有对H265硬编硬解的比较好的支持,但有消息称WebRTC正在考虑将H265引入,可以参考剑痴乎 博客和 WebRTC官方论坛, 2023年10月; 准备工作 WebRTC集成x265需要自己编译x265的库,并参考openh264调用做相应的封装。 WebRTC默认支持AV1,直接使用就可以。
相同码率下,AV1比..AV1比H265强一些,但不是强很多。现在主要毛病是第三方编码APP生态的支持度上,一堆APP还不支持或者支持了但支持得比较初级。目前而已主要问题是压制时间过长,还有不完善的编码导致画质反而不如H26
我们录制设备在电视上,编码性能太差,所以方案是H264编码后,再服务端后台进行AV1或H265转码。 涉及到了转码所以性能上我们考虑几个指标: 转码实时率:专门1秒视频用多长时间,消耗多少CPU; 编码效率:同样码率视频效果 5、总结 本文介绍了先进的视频编码器:H265、VP9、AV1的对比及软件实现。介绍了浏览器等平台对高级...
这其实和垃圾佬的观点没啥矛盾,AV1 8BIT就是介于H265 8-10BIT之间的水平,10bit即使优于Ma10P也没形成代差。低码率下目前AV1 10BIT号称相比H265 10bit有没有两倍的性能差距目前无法验证,垃圾佬这边尝试联系支持AV1压制的压制组但是被要求进行对比测试之后对方直接选择拒绝了。
这其实和垃圾佬的观点没啥矛盾,AV1 8BIT就是介于H265 8-10BIT之间的水平,10bit即使优于Ma10P也没形成代差。低码率下目前AV1 10BIT号称相比H265 10bit有没有两倍的性能差距目前无法验证,垃圾佬这边尝试联系支持AV1压制的压制组但是被要求进行对比测试之后对方直接选择拒绝了。
CPU得分81.9936;英特尔A750得分78.8904 ,因此压缩码率越小差异就越大,2M码率下用4K转1080P/H265,肉眼明显看得出运动画面中CPU画质最好,甚至还能看出运动画面中英特尔A750比RTX3070的画质好一丁点。通常码率上了3M~4M后,1080P/H265画质差异基本肉眼看不出来。不只是I卡如此,本来I卡和N卡画质就差不多。所以咋说呢...
这其实和垃圾佬的观点没啥矛盾,AV1 8BIT就是介于H265 8-10BIT之间的水平,10bit即使优于Ma10P也没形成代差。低码率下目前AV1 10BIT号称相比H265 10bit有没有两倍的性能差距目前无法验证,垃圾佬这边尝试联系支持AV1压制的压制组但是被要求进行对比测试之后对方直接选择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