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y years ago, three medical researchers Oswald Avery, Colin MacLeod, and Maclyn McCarty made the discovery that DNA is the genetic material. With this finding was born the modern era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s. Maclyn McCarty - 《Ww Norton & Co》 被引量: 106发表: 1985年 THE TRANS...
经常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类似这样的说法:“曝气过大,DO过高,细菌发生自身氧化了,负荷太低,微生物发生自氧化了,导致解絮”云云。 而在ASM1#,ASM2#,ASM3#模型以及废水生物处理泰斗McCarty都是将微生物的衰减系数作为常数,用b表示,亦即衰减(自身氧化)是按一定的比例b随时都在发生,进行的。而微生物的生长系数则与基...
48、以采用Williamson和McCarty(1975)的无限稀释法确定。它是将从完全混合反应器中取出的硝化活性污泥样品置于间歇进水的反应器中 ,进水中加氨氮,使得体积流速非常小,连续进入低于微生物硝化潜力的氨氮负,使得反应器能获得假稳态。 该试验提供了比硝化速率与假稳态氨氮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可以获得自养菌生长与底物...
国内学者丁永伟[8]等人将活性污泥的Lawrence-McCarty模式、ASM1、数学模型和底物在生物膜内的Fickian扩散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三种复合工艺的数学模型,对底物的去除和微生物的增长做了更详细的描述。国外ASM1模型研究已经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美国Clemson大学将ASM1模型编成计算机应用程序SSSP(simulationof single sludge ...
国内学者丁永伟[8]等人将活性污泥的Lawrence-McCarty模式、ASM1、数学模型和底物在生物膜内的Fickian扩散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三种复合工艺的数学模型,对底物的去除和微生物的增长做了更详细的描述。国外ASM1模型研究已经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美国Clemson大学将ASM1模型编成计算机应用程序SSSP(simulationof single sludge ...
Lawrence.McCarty等基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理论提出的活性污泥模型。这些模型 都采用的是“生长.衰减”机理。 “生长.衰减”机理将有机物的去除表述为两个过程:微生物的生长和衰减。 微生物的生长是指底物作为碳源被合成为细胞原生质的作用和为合成提供能源 的作用,包含有机底物的转化、氧的利用和微生物的增长等过程。
(2)Lawrence-McCarty 模型 (1-3) (1-4) 1970 年 Lawrence 和 McCarty 从微生物生理学角度建立增长与基质降解之间 的关系,推出的 Lawrence 性,在污水处理学术界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 。 (3)Mckinney 模型 Mckinney 模型是根据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提出来 的, 后又根据推流式反应器 的特点,作了修改,用于推流...
5)自养菌生长与底物利用饱和常数KNH可以采用Williamson和McCarty(1975)的无限稀释法确定。它是将从完全混合反应器中取出的硝化活性污泥样品置于间歇进水的反应器中 ,进水中加氨氮,使得体积流速非常小,连续进入低于微生物硝化潜力的氨氮负,使得反应器能获得假稳态。 该试验提供了比硝化速率与假稳态氨氮浓度之间的关系。
但随着人类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及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某些数学模型就显示出 了其局限性 , 如 Eckenfelder 模型和Lawrence2McCarty 模型仅考虑了污水中含碳有机物的去除。如今 , 为了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 污水处理厂不仅要去除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 ,还需去除氮和磷。国际水污染研究控制协会(IAWPRC)组织五国专家...
Lawrence.McCarty模型的突出之处是强调了细胞平均停留时间(泥龄)的重要 性,认为系统出水水质主要受系统泥龄影响,由于泥龄可以通过控制污泥的排放 量进行调节,从而增强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1.3.1.3活性污泥法动态模型 传统静态模型因具有形式简单,变量可直接测定,动力学参数测定和方程求 解较方便,得出的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