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T医学上是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即指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凝血因子活性,是临床用于反映凝血功能的一项指标。凝血活酶的时间可以大致反映体内自体血液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APTT值延长在10秒以上具有检测意义,数值偏高常见于获得性、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肝胆疾病、新生儿出血症、阻塞性黄疸...
APTT的正常值为31~43秒,其意义为临床上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的筛查,常用来判断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患有某种疾病。 1、正常值:APTT的中文名叫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主要用于血液科和心内科,其正常参考值为31~43秒。可用于血友病、肝脏疾病及血液凝固状态等的检测。2、意义:当APTT高于正常范围时,可提示患者...
aptt在临床上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写,它主要是测定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以及常用的筛选试验,如果...
但该患者APTT缩短至无法检测出来,可能由于HCT过低和高钙血症的双重作用,使得枸橼酸钠抗凝血浆中残余过多钙离子,最终导致APTT体外检测时过早凝固。笔者简单做了个实验,想了解该患者凝血样本中血浆钙浓度与其它凝血样本血浆钙浓度之间的差异,于是抽取当天9份凝血样本(APTT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作为对照,分别检测枸橼酸钠抗凝...
APTT是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缩写,是一种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它是评估凝血系统内在凝血通路和共同凝血通路的活性的一种方法。APTT是指在体外添加激活剂后,血浆中开始形成凝块所需的时间。在实际临床操作中,检测APTT可以用于几个方面:对于不明原因的出血现象,APTT
APTT是一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凝血试验,在PT正常的情况下,APTT单独延长在临床上相对常见,解读APTT延长对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解释PT正常情况下APTT单独延长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这种异常往往会导致患者手术延迟和精神压力。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患者、肝素治疗患者、以及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的患者,...
APTT是指在37℃条件下,在受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XII因子激活剂和脑磷脂),以白陶土激活Ⅻ因子,最后加入Ca2+后,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APTT是最常用的内源性凝血因子的过筛试验。 正常值 其正常范围一般为26~36s(仪器法),32~43s(手工法),与...
APTT是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诸凝血因子缺陷和相关抑制物的筛选试验,也是当前用于凝血因子、狼疮抗凝物质检测和肝素抗凝治疗监测的主要手段。 APTT延长常见于凝血因子缺乏、存在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或凝血因子抑制物等[2]; APTT缩短表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见于血栓性疾病和...
5 APTT纠正实验(mixing study) 完整的纠正实验包括两部分:立即测定和温育试验。 第一部分--立即测定:A:患者血浆与正常混合血浆1:1混合后立即测定APTT;B:正常混合血浆APTT实验;C:患者血浆APTT实验。 这里的A,B,C分别对应了报告单中的第7、3、5项。在A中出现了一个1:1的混合血浆,如字面所言这一步是将患者...
AP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凝血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在临床凝血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而影响患者的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