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目(Poales)中刺鳞草科(Centrolepidaceae)、澳大利亚特产单属科苞穗草科(Anarthriaceae)和帚灯草科(Restionaceae)的关系一直有冲突,APG IV干脆就把它们全部归到帚灯草科(Restionaceae),还很大大落落地说酱紫不过以后的研究有什么成果,至少矛盾都被限制到科水平一类了,从外部矛盾转变成内部矛盾,还是蛮无耻惹...
目前最新的分类系统是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APG IV分类系统。那老的分类系统就不用了吗?其实,《中国植物志》被子植物部分采用的是恩格勒分类系统。基于形态学的分类依据是传统的,但有些不能通过分类学分类的植物可能被扔到某个分枝,例如虎耳草科和玄参科,这些科经常被称为“分类学的垃圾桶”。接下来,我们聊...
APG系统,也称为APG分类法,是指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以分支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为研究方法提出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自1998年首次提出APG I之后,2003年发布了APG II,2009年发布了APG III,2016年,也就是今年发布了APG IV。二、APG系统与其它植物分类系统有什么区别?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
作为APG系统的最新版本,APG IV系统在前三版的基础上,结合了7年来的新研究成果,于2016年在《林奈学会植物学报》上发表。此系统共有64个目,416个科,适用于应用和教学,受到国际植物分类学界的广泛认可,许多学者推荐将其作为学术研究和科学传播的基础工具和交流框架。值得注意的是,与APG IV系统聚焦...
APGIV分类法是基于植物的形态和基因背景进行分类的。它将植物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真蕨植物类、裸子植物类、双子叶植物类和单子叶植物类。 真蕨植物是地球上较为古老的植物,它们具有群体性生长的特点,并且繁殖方式多样。真蕨植物类包括蕨类植物,如铁线蕨、水龙骨等。这些植物通常具有长长的叶片和具有繁殖功能的孢子囊...
被子植物APGIV系统简介
如大戟科和玄参科的拆分,以及锦葵科与木棉科等的合并,以体现单系原则,即每个自然类群理论上应由一个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构成。尽管有这些系统的演变,APG IV系统以其科学性和现代性在植物分类学界获得了广泛认同。这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反映了对植物界复杂性与进化历程的深入理解。
被子植物 APGIV系统简介 刘冰 2016.5.12 APG 基部类群和单子叶植物变化 蔷薇类变化 菊类变化 APG历史 AngiospermPhylogenyGroup (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试图用分支分类学和分子系统 学来构建被子植物系统发生结构)(以M.W.Chase为首) 迄今为止共发表了四个版本: APG–1998 APGII–2003 APGIII-2009 APGIV-2016 ...
APG IV系统介绍(一) 被子植物是现存高等植物最为繁盛的类群,约有30万种,也是陆地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能够细致清楚地划分科(family)、属(genus)和种(species)的数量和范畴对认识全球和区域生物多样性… 阅读全文 犀角亚族(原萝藦科)的多肉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