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锌离子存储机制。a) 在第一次放电/充电循环过程中AlVOH/rGO的非原位XRD图谱。b–d) 在初始放电/充电循环过程中的XPS 2p谱和O 1s谱。图7. 在放电-充电循环过程中,Zn2+在主体材料AlVOH和AlVOH/rGO中的存储机制。图8.a) 柔性AlVOH/Zn电池;b) 柔性且可弯折的AlVOH/Zn电池示意图;c,d) 在平直...
要点五:Mg2VO4正极材料储能机理研究 通过非原位XRD、XPS等对过程中储锌机理进行了探究。揭示了可逆的Zn2+和H2O的共嵌入反应机制,以及反应过程中中间产物的形成和演变。在第一次放电到0.2V的过程伴随着Zn2+和H2O的共同插入。Zn2+和H2O嵌入的中间产物首先形成(ZnxAl0.34V5O12(H2O)(2.4+n)H2O),随着放电深度的进...
已知氧化铝的XPS在Al 2p区只有一个峰,而铝的XPS则有两个相距3 eV的峰,这是因为有:()A.轨道间偶合B.轨道—自旋偶合C.自旋—自旋偶合D.不同价态的铝
电化学性能的提高归因于以下几点:(1)双重改性材料的表面残锂减少,电化学极化得到改善,H2-H3相的衰减受到抑制;(2) HRTEM和XPS表明,双重改性成功抑制了严重的岩盐相变,并减轻了SEI膜的生长和循环过程中电极/电解液的副反应;(3) FIB和DEMS表明,双重改性抑制了循环过程中的氧空位和晶内裂纹的发生。这项工作表明,掺杂...
我用常规的浸渍法制备Pd/Al2O3催化剂,钯源用的是硝酸钯,硝酸钯浸渍在氧化铝粉末上后,烘干过夜,并在500°下煅烧4h,之后没有任何还原,进行XPS和XRD表征XRD结果是Pd只有PdO,而XPS分析结果为金属Pd和PdO两种,这个该如何解释啊?正常在500°下硝酸吧不会分解为钯啊,怎么会出现金属钯呢? 分类:合成表征XPS 更多 ...
为了进一步获取LCO正极的表面化学信息,对循环200圈后的LCO正极进行了XPS组分分析 (图7a)。从图7b中的元素分布图可知,双包覆处理后的LCO正极表面的F物种明显减少 (主要是LiF的量减少),表明包覆能够有效减少界面处LiPF6的分解反应。O 1s谱图中更高的Me-O峰说明了界面成膜相比于未包覆材料更薄,这一结果也与TEM表...
Cu/Zn=1和Cu/Zn=7/2催化剂的Cu 2p3/2XPS谱如图5(a)所示。两个催化剂均在933eV处呈现一主峰,在941~943V处呈现一卫星伴峰,归属于Cu2+。Cu/Zn=1和Cu/Zn=7/2催化剂的Cu2+电子结合能分别为933.9和933.6eV,均比纯CuO的结合能(933.4eV)高。而由图5(b)可知,Cu/Zn=1和Cu/Zn=7/2催化剂的Zn2+电...
下图普通NCM正极和掺入石墨烯和Al2O3的NCM正极在50℃、3C循环400次后不同深度电极界面的XPS分析结果, 可以看到在纯NCM电极中Ni 2p1/2特征峰的强度随着腐蚀深度的增加而增强,在腐蚀深度大于6.48nm时Ni 2p1/2特征峰才比较明显,而掺入石墨烯和Al2O3的NCM正极则从表面开始Ni 2p1/2特征峰就已经比较明显了...
下图为在50℃下循环400次后的正极的XPS分解结果,从图中能够看到添加氧化铝、石墨烯的电极中的Ni2+含量较高,特别是氧化铝、石墨烯混掺的电极的Ni2+含量最高,作者认为Ni2+有利于稳定晶体结构,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从O1s图中能够看到位于529.9eV的为晶格氧的峰,可以看到对照组的晶格氧含量要明显的低于...
层的W4f核光谱。除了沉积状态下样品的XPS信号外,我们还将分别插入电荷密度为10、20、40和60mCcm −2 的Li + 样品进行了比较。在每种情况下,电荷都是通过时间电位测量仪(CP)插入的。此外,我们展示了一个样品的W4f光谱,该样品在插入60mCc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