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I编造“成都公交车失控”网络谣言 2023年11月20日,有网民在某平台发布文章称:“四川成都公交车失控冲入河中”。经查,违法行为人陈某看到“重庆公交车失控坠河10死2伤”的新闻后,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通过AI软件合成,将内容篡改为“成都龙泉驿公交车失控坠河10死2伤”后发布到互联网,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用AI“批量化”生产谣言,甚至已成为一种牟利手段。2024年4月,公安部通报了一起MCN机构利用AI造谣的案例,江西男子王某江经营5家MCN机构,运营自媒体账号842个,组织团队利用AI工具批量生成虚假消息,单日产量高达4000至7000篇,其中一条最高收入可达700元,日均收入超过1万元。当下,AI工具的普及大幅降低了造谣成本...
1.利用AI软件编造“山体滑坡致8人遇难”网络谣言 2.利用AI软件编造“喜德县地震”网络谣言 3.利用AI软件编造“巴中警民对峙”网络谣言 4.利用AI软件编造“九旬老人遭儿女遗弃”网络谣言 5.利用AI软件编造“4月大女婴被遗弃”网络谣言 6.利用AI编造“成都公交车失控”网络谣言 7.利用AI软件编造“地下热管道破裂”...
四川网警依法查处10起利用AI造谣典型案例 素材 | 四川网警 来源 | 公安部网安局 编辑 | 陈丹 审核 | 黄德鑫 于晓乐
2024年4月,武隆区网民刘某(男,20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则《北方一城市某工厂被大风夷为平地,造成2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的帖文,引发网民热议。公安机关查明,刘某为赚取流量,利用AI软件编造虚假新闻,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刘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武隆区公安局已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处罚。4.奉节...
利用 AI 造谣,首先面临的是民事法律风险。虚假信息的传播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被侵权人有权要求造谣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例如,在一些网络敲诈勒索案例中,“网络水军”通过发布企业负面信息,威胁受害企业索取钱财,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企业的名誉权,还...
对此,四川网警积极行动,严厉整治涉AI类网络谣言,现公布10起AI造谣典型案例。案例一:利用AI软件编造“山体滑坡致8人遇难”网络谣言2024年1月23日,有网民在某平台发布文章称:“云南山体滑坡灾害 已致8人遇难”。经查,违法行为人杨某某为获取流量牟利,搜集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后,利用AI软件生成了“云南山体滑坡灾害 ...
近日,多地警方通报了一批利用AI造谣的典型案例。 去年12月,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张某某利用AI软件,编造了“甘肃红十字会采购暖手袋,收取160万元管理费”“甘肃执法队扣押救灾货车”等不实信息,并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对当地抗震救灾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公安部11日公布依法打击“网络水军”违法犯罪10起典型案例,包括有公司利用人工智能(AI)工具编造谣言信息并批量发布。记者梳理发现,这10起典型案例中有3起编造谣言引流案、2起网络敲诈勒索案、1起刷单炒信案、2起刷量控评案,另有2起案件涉及有偿删帖。公安部当日公布的...
四川网警依法查处10起利用AI造谣典型案例 来源 | 公安部网安局 素材 | 四川网警 编辑 | 刘锦程 审核 | 谢辉/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