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能够实现对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精准预测,优化能源管理和调度,确保能源供需平衡和高效利用。通过机器学习算法,AI可以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能源需求趋势,为能源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电力系统中,AI技术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调度策略和用电设备控制,显著...
在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上,王伟胜认为,未来需要围绕共性技术需求,构建大模型与数据-知识-机理融合的专业模型;通过大模型-专业模型协同模式,支撑电网核心业务的发展。据悉,在该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围绕“新型电力系统+AI”等学术问题展开富有建设性的...
上海电力大学校长顾春华在论坛上介绍,该校整合人工智能新兴学科与能源电力传统学科,形成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新交叉学科,并依托上海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优势,在“源网荷储”端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致力于ai研究,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低碳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推动能源清洁化和高效化。此外...
据悉,上海电力大学整合人工智能新兴学科与能源电力传统学科,形成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新交叉学科,并依托上海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优势,在“源网荷储”端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致力于AI研究,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低碳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推动能源清洁化和高效化。上海电力大学校长顾春华介绍...
AI赋能智慧电厂,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023年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综述篇以及智慧电厂技术解决方案与项目案例篇,重点解读发电企业智慧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推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具备参考价值的指导意
近日,2024 年上海电力大学 “AI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行,聚焦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应对电力系统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伟胜指出,当前电力系统面临可靠供电与稳定运行的挑战,电网运行在源荷精准预测等方面存在 “算不了、算不准、算不快” 等问题。中国工程...
人类复杂语言的理解能力:AI大模型能够把握关键意思和逻辑推理,执行各种命令和反馈。 广泛的智力工作能力:编辑图表、识别图像、生成图片、分析数据等,这些都是传统上人类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的关系】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它可以帮助实现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经济高效、...
而在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中,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认为,人工智能(AI)可以充当“超级大脑”的角色,实现风电、光伏、储能及用能设施的高效管理和协同,优化未来能源系统的管理,大幅提高能源效率。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 “到去年年底,电能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8%,这个数字...
特别是在解决电力系统调度、规划以及交易方式等核心问题时,基于模型驱动的分析方法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复杂电力系统需要人工智能充分发挥其解决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优势。在新能源消纳、配网调控、负荷预测、故障检测与诊断、客户服务、数据治理等方面以电力生产、传输、运行、控制等全过程海量数据作为数据基础,融合外部系统...
30:31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有哪些内涵?如何构建?一次性说清楚! 29:42 大国重器-华龙一号(1) 24:18 大国重器-华龙一号(2) 24:59 关于转型期电力系统若干问题的思考 01:27:49 【新型电力系统】AI与虚拟电厂 37:26 【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与AI文明进化的双螺旋 13:57 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