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源1.0看起来应该是目前中文领域最强的模型,在零次学习和小样本学习取得不错的成绩,不过就好像它当了十几天全球最大单体模型就被超越了一样,我希望它很快就被新的中文巨量语言模型超越。希望未来在中文领域会有更多的巨量模型,以更低的成本,更强大的性能出现,超越它,使得中文巨量模型研究领域卷起来,更好...
在我认知范围内,现在正处于人工智能研究(甚至是应用)的第三次浪潮,而这得益于本世纪初前后的硬件算力的增长,等到后面算力发展水平起来了,人们发现AI真好用之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驱动AI模型又成为了本世代的研究主流。在大算力和大数据的加持下,大模型也应运而生,我们现在有了非常多的巨量模型研究。 不过正如十九大...
大模型就是“造梦机器”广告 知识图谱:认知智能理论与实战(博文视点出品)京东 ¥79.00 去购买 5.1.3. Nano 这里讨论让AI更贴近用户的Gemini Nano 1和 Nano 2模型。这些模型是为终端设备上部署而设计的。这两模型针对摘要和阅读理解任务进行微调后,在摘要和阅读理解任务中表现出色。图3显示了这两个预...
AI圈里人应该都知道,自然语言处理(NLP)当中Transformer结构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主流模型。从2017年...
AI大模型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事实上,在寻求更接近于通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科学...
也是长期深耕AI大规模训练的厚积博发。BTW,ML-Sys是真挺难又不大出成果的一个领域。
同时进行算法算力协同优化,优化巨量模型结构,使模型更利于AI算力的性能发挥,实现计算效率大幅提升。
这个问题下有很多成群出现的小号,特别有意思 从政治任务的视角看,大模型不得不做,至少得有这个技术...
你们是认真的吗,确定不是假新闻?浪潮GS7,20万条数据检索起来都是灾难。
23年回来看有点感慨,国内也曾探索过超大规模参数的大模型,但停留在满足当时nlp领域模型水平所能触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