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智药局不完全统计,中国AI制药公司已经达到了93家,市场开始回归冷静。 本次年度版本,智药局将针对中国91家AI制药公司的成立背景、融资进展、商业模式等方面做了深度的分析,希望读者能对中国AI药物研发产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北上深三强 随着AI制药分布图的逐...
在探究AI制药行业时,波士顿咨询曾提出一个新式的词——“AI原生公司”,指的是那些真正拿AI做实事,而不是借着AI的噱头打广告的公司。在进一步的筛选后,波士顿咨询有了惊人的发现,全世界AI制药企业高达700多家,可真正的“AI原生公司”,竟然只有114家。这是一个可悲的数据,许多公司明面上宣传,正利用AI技术...
基于行业理解,药融咨询团队将中国AIDD行业的企业主要分为AIDD Biotech企业、具备AI技术的药企/CRO企业、具备AI技术的药企/CRO企业、AIDD技术平台企业(分类不包括引进AI技术的大型制药企业)。 AI新药研发的三要素是核心生物数据、基础算力和核心算法,AIDD技术平台企业基于本身在算法方面的优势,有望通过提供软件产品实现商业...
二、AI制药上市企业商业化模式 纵观全球上市的AI制药公司,从业绩上讲,盈利能力较低,年度营收过亿的企业仅有2家。 鉴于目前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AI药物上市,AI制药行业目前商业模式主要分为: (1)AIDD相关软件销售/技术平台授权:该模式毛利率极高,但技术门槛高且集聚效应强,市场规模优先且少数头部企业几乎实现垄断,通过...
实际上,很多AI制药公司提供的是CRO服务。以我国AI制药龙头晶泰科技为例,其本质上是一家CRO公司。“我们根据客户提供的靶点,设计出来一个化合物,然后验证它的安全性有效性,最后交付的就是化合物。” 再如AI制药企业Exscientia,其自成立于来已经与GSK、赛诺菲、拜耳等16家制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大...
根据智药局数据监测,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共有33家AI制药相关企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披露总金额约13.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12亿元)。 融资概况 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AI+药物研发市场情绪逐步稳定,与此同时,国外对于AI+药物研发的热情持续高涨,BioAge Labs也成功登陆...
据悉,英矽智能曾于2023年6月和2024年3月先后两次向港交所递表,此次是公司第三次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在前两次递表时,英矽智能被行业认为有望成为“AI制药第一股”。不过,目前同赛道的晶泰控股已抢先一步实现上市,相比之下,英矽智能的资本进程已然“掉队”。作为AI制药领域的明星企业,英矽智能自2018年以来...
根据智药局数据监测,2024年7月全球共有11家AI制药相关企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披露总金额约3.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85亿元)。 融资概况 7月,中国本土AI制药有2家相关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分别是上海英诺迈博完成天使+轮融资和深圳的溪砾科技本月一笔3000万美元A轮融资。
根据研究机构的统计,中国AI制药企业2024年直接参与的管线交易多达5起。国内AI+新药企业商业模式统计情况 ...
张江已初步构建起完备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为AI赋能制药提供充足的算力、算法等支持,同时,张江还聚集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药企,为AI制药企业提供了与传统药企加强合作的机遇。通过深度合作,互补优势,双方将共同推动医药创新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在张江AI智药联盟的带动和催化下,成员单位持续扩容,彼此间的联结越发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