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细胞癌患者中,血清PIVKA-II/DCP水平与肝细胞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和肿瘤复发高度相关,可单独作为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PIVKA-II/DCP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为66%,特异度为89%。 AFP、AFP-L3和PIVKA-II/DCP具有优势互补性,并联检测可有效...
当三种血清标志物进行单独诊断所有NAFLD-HCC时,PIVKA-II的诊断效能最好,其AUC值为0.869,优于AFP(0.763,P < 0.001)和AFP-L3(0.689,P < 0.001)。当三种血清标志物进行两两或三者的联合诊断时,AFP+PIVKA-II的AUC值最高(0.906),其次...
AFP、AFP-L3 和 PIVKA-Ⅱ在 HCC 组都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 P<0.001)。 结论:联合测定 AFP-L3和 PIVKA-Ⅱ可有效提高 HCC 的诊断价值。关键词:AFP-L3 和 PIVKA-Ⅱ 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 ( 2013)10-0083-02原发性肝癌 ( HCC)...
备受关注的两个标志物是AFP的糖蛋白,凝集素结合AFP-3(AFP-L3)和维生素K缺乏II诱导的凝血酶原(PIVKA-II),这些是由HCC产生的非功能性蛋白。来自韩国的样本发现,在HCC诊断前12个月,AFP的表现优于AFP-L3和PIVKA-II。当结合生物标志物时,AFP和AFP-L3之间的关联在诊断前12个月和6个月时表现最好。在诊断...
PIVKA-Ⅱ与AFP的比较 1. HCC中PIVKA-Ⅱ与AFP血清水平无相关性 2. PIVKA-Ⅱ比AFP对于早期HCC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AFP在HCC中特异性不高,在一些其他疾病时也可升高。 3. PIVKA-Ⅱ的血清半衰期为40-72小时而AFP半衰期为5-7天,PIVKA-Ⅱ更能及时反应HCC的疗效,判断预后。
肝癌的两个生物标志物HCC的两个主要标志物是甲胎蛋白(AFP)和新兴生物标志物:PIVKA-II(维生素 K 缺乏或拮抗剂-II 诱导的蛋白质)又称异常凝血酶原(DCP)。这些标志物在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FP和PIVKA-II的列线图(Nomogram图)可用于区分HCC和肝内胆管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
肿瘤标志物检测(AFP + PIVKA-II + CEA + CA19-9) 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最终确诊)。 AFP阳性胃癌的最主要特征为伴有血清AFP水平的升高,且AFP升高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AFP20-300μg/L和AFP > 300 μg/L患 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7.8%和7.7%。血清AFP与免疫组化AFP表达之间没有相关性,无论AFP是否表达,...
目的探索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硬化患者中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试验组,同时纳入202例肝硬化未合并肝癌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采用ROC曲线分析3者单独运用及联合运用在诊断肝癌及早期肝癌中的价值。结果 ...
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vitaminK absence/antagonist-Ⅱ,PIVKAⅡ;Des-gammacarboxyprothrombin,DCP)、血浆游离微 RNA(microRNA,miRNA)和血 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ens culinaris agglutinin- reactive fraction of AFP,AFP-L3)也可以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标记物,特别是对于血清AFP阴性人群(证据等级1,推荐A)。基于性别...
4、若甲胎蛋白>50µg/L,<400µg/L,同时查肝脏增强CT或MRI、异常凝血酶原(PIVKA Ⅱ;DCP)、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动态复查AFP(1次/周),直到恢复正常。若ALT正常,肝脏增强CT或MRI未见异常,建议进一步全身性体检,主要检查项目:胃肠镜、胸部CT、全腹部CT,男性要排除睾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