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ADS1158是通过mux(复用器)来实现16通道的,MUXOUTP和MUXOUTN是输入信号经过MUX后的输出,没有任何调理;ADCINP和ADCINN是ADC信号输入管脚,这样做的目的: 1.当需要外部做信号调理时,可以在MUXOUTP/N和ADCINP/N之间加入调理电路; 2. 当不需要外部调理时,可以直接在ADS1158芯片内部实现信号的连接...
6 路快速模拟输入 (ADCx_INP[0]/INN[0] 到 ADCx_INP[5]/INN[5]) 14 路慢速模拟输入 (ADCx_INP[6]/INN[6] 到 ADCx_INP[19]/INN[19]) ADC 连接至 5 路内部模拟输入: 内部温度传感器 (VSENSE) 连接到 ADC3_INP18 内部参考电压 (VREFINT) 连接到 ADC3_INP19 VBAT 监测通道 (VBAT/4) 连接到...
(引脚5 & 6,INP & INN):为达到最优的整体交流性能,建议在引脚与地之间并联接入电容,其容值需根据实际应用来定,通常在5.6pF至12pF范围内。这些电容值可融入驱动ADC的抗混叠滤波器谐振电路中,并应置于电路板顶层。(引脚12-15,36,VDD):采用高频特性优良的0.1µF和2.2µF陶瓷电容进行并联,以将...
(引脚5 & 6,INP & INN):为获得最佳总体AC性能,这些引脚与地之间都应接并联电容,容值依应用而定,范围为5.6pF到12pF。这些电容值可被包含在任何驱动ADC的抗混叠滤波器谐振电路中,并且应被放在电路板顶层。 (引脚12-15,36,VDD):使用高频性能良好的0.1µF和2.2µF陶瓷电容各一个并联,将VDD旁路至GND。
本应用笔记选择MAX1124(Maxim最近推出的250MHz、10位高中频ADC)来演示不同的端接方案及其对ADC增益带宽和动态性能的影响。从初级侧端接配置(图1a)开始,在ADT1-1WT变压器的初级侧施加50Ω阻抗源信号。其副边通过0.1μF交流耦合电容直接连接到MAX1124的输入滤波网络(10Ω隔离电阻+ADC输入阻抗)。INP和INN上没有安装...
INP是差分正向输入,INN是差分反向输入。 ADC_INP[0:5]和ADC_INN[0:5]是快速通道。 ADC_INP[6:19]和ADC_INN[6:19]是慢速通道。 adc_ext_trg[20:0] 共有21路触发用于规则通道,ADC1和ADC2共用的,而ADC3是独立的。 adc_jext_trg[20:0]
两种配置均不使用输入滤波电容,这可能会引起人们对INP和INN额外噪声拾取的影响的担忧。对此的简要分析表明,信噪比(SNR)在0.2dB至0.5dB之间下降。只要需要宽带宽和宽频率范围内的稳定性(增益平坦度)以及高动态性能,大多数高中频应用都会接受10位数据转换器噪声性能的这种相当小的下降。
串联电阻及ADC输入阻抗)。现在,馈入转换器的将是一个经过良好平衡的二次侧信号。和图4a中的配置一样,在INP与INN上没有连接其他的输入滤波电容。采用此种配置,几乎可完全消除450MHz至550MHz频率范围内的增益突起。如果需要,还可通过将15 隔离电阻换成30 ...
和图4a中的配置一样,在INP与INN上没有连接其他的输入滤波电容。采用此种配置,几乎可完全消除450MHz至550MHz频率范围内的增益突起。如果需要,还可通过将15欧姆隔离电阻换成30欧姆来增加更多的直流衰减。尽管这种方法能使频率响应更加平坦,但也损失了一些带宽(图5b)。
(引脚5 & 6,INP & INN):为获得最佳总体AC性能,这些引脚与地之间都应接并联电容,容值依应用而定,范围为5.6pF到12pF。这些电容值可被包含在任何驱动ADC的抗混叠滤波器谐振电路中,并且应被放在电路板顶层。 (引脚12-15,36,VDD):使用高频性能良好的0.1µF和2.2µF陶瓷电容各一个并联,将VDD旁路至G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