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1=σxx,S22=σyy,S33=σzz,S12=τxy=τyx,S13=τxz=τzx,S23=τyz=τzy 如此,我们便可确定所建模型的剪应力等方向。 由下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上部模型为上下端完全固定,侧面施加20MPa的压强,计算分析得到结果如下图,以S13为例。 提取如图位置单元,根据单元以及上图坐标系画出分析图如下: 需要注意...
S11=σxx,S22=σyy,S33=σzz,S12=τxy=τyx,S13=τxz=τzx,S23=τyz=τzy 如此,我们便可确定所建模型的剪应力等方向。 由下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上部模型为上下端完全固定,侧面施加20MPa的压强,计算分析得到结果如下图,以S13为例。 提取如图位置单元,根据单元以及上图坐标系画出分析图如下: 需要注意的...
三向主应力,S11 S22 S33代表X,Y,Z方向的应力,S12 S13 S23 代表切应力。ABAQUS中的壳单元,S33代表的是壳单元法线方向应力,S11 S22 代表壳单元面内的应力。因为壳单元的使用范围是“沿厚度方向应力为0”,也即沿着法相方向应力为0,且满足几何条件才能使用壳单元,所以所有壳单元的仿真结果应力查...
在ABAQUS中,一般是把X轴当做1轴,Y轴当做2轴,Z轴当做3轴;那么: S11就是X轴向的应力,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S22就是Y轴向的应力,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S33就是Z轴向的应力,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S12就是在YZ平面上,沿Y向的剪力; S13就是在YZ平面上,沿Z向的剪力; S23就是在XZ平面...
壳(shell)单元的应力分量包括 S11、S22、S33、S12 ,为什么没有 S13和 S23 ? 壳单元应力和应变分量的含义不同于实体单元。默认情况下,实体单元的应力和应变分量都是基于全局坐标系,而壳单元的应力和应变分量是基于壳本身的局部坐标系。 如果在定义截面属性时指定了壳单元的局部坐标系,则应力、应变和截面力分量的...
S11、S22、S33指各轴正应力; S12指作用于XZ平面(与“2”,即Y轴垂直的平面)内,沿1方向剪应力; S13指作用于XY平面内,沿1方向剪应力; S23指作用于XY平面内,沿2方向剪应力。 若为柱坐标,S12、S13、S23分别指:由径向向环向的剪应力、由径向向轴向的剪应力、由环向向轴向的剪应力。
S11就是X轴向的应力,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S22就是Y轴向的应力,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S33就是Z轴向的应力,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S12就是在XY平面上,沿Z向的剪力; S13就是在XZ平面上,沿Y向的剪力; S23就是在YZ平面上,沿X向的剪力; ...
ABAQUS中我做的是模型的静态线性应力分析,这里s11,s22,s33,s12,s13等符号都表示什么意思? model change是控制单元生死的,我做路基填筑这一块,用的很多。*model change remove是杀死单元,*model change add是增加单元。对于初始残余应力不太了解,不好意思- -
负值为压应力; S22 就是 Y 轴方向的应力,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S33 就是 Z 轴方向的应力,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S12 就是在 YZ 平面上,沿 Y 向的剪力; S13 就是在 YZ 平面上,沿 Z 向的剪力; S23 就是在 XZ 平面上,沿 Z 向的剪力; 由剪力的对称性:S12=S21, S13=S31, S23=...
这是使用壳单元的一个前提条件。4. 因此,当观察到壳单元的S33应力结果为零时,这通常是一个预期的现象,符合壳单元的应用假设。5.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实体单元,其中的S11、S22和S33分别代表三个主坐标轴上的应力分量,而壳单元则只有一种应力分量与实体单元不同,即S12,不包括S13和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