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非+A非B=A⊕B 也就是说A和B是异或关系,且AB非+A非B是一个与或形式,不需要再化简了。若要这个关系式输出1,那么A和B必须是不同的,也就是两种情况:1.A=1,B=0。2.A=0,B=1。若要异或输出0,那么A和B是相同的则输出为0,同样两种情况:1.A=1,B=1。2.A=0,B=0。下图是...
a非或b非跟ab非,一般认为"a非或b非"为最简式。但在化简逻辑式时,往往会化简到"ab非"结束了,"与非门”是最基础的逻辑元件之一。
哦,不好意思 ,应该是(A+B)非=A非*B非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lyj2160206说的是对的. 数字电路的基本公式必须由最基本的等式来证明. 所谓最基本的等式就是那些 A乘0等于0,0乘0等于0这些,A乘1等于A,这些公式.你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另外公式化简法的那些公式还是明白证明为好,否则你在用这些...
”非(AB)”和”(非A)*(非B)”的关系.还有,非(AB)=非A+非B?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假设A="a是0"B=“b是1”则非(AB)解释有三种,非A * 非B属于非(AB)后面的也是同理,非(AB)有三中解释,显然不等于!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B+B+A式;非A+非B+AB式;AB+AB+AB式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就是对于话题要有深入挖掘的能力,做到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思深考从而达到思维的深度。所谓辨析,就是对于话题要多角度辨析,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辨析,有此及彼,推陈出新,达到思维的广度。
P(非A非B)表示既不属于A又不属于B的集合,也就是A和B集合之外的集合,就是非(A+B)。非A非B = 非(A∪B)所以 P(非A非B)=P(非(A∪B))。非a非b表示ab都不发生,非(ab)表示ab的反事件即不同时发生a,b事件
a非b非 等于 (a 或 b)非。也就是说,a 与 b 都 为 0 时结果为 1 而 (ab)非 只要 a 或 b 有一个值为 0 结果就为 1。所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设A,B是两个事件,已知AB非=A非B,验证A=B, AB非=A非BA(1-B)=(1-A)B展开A-AB=B-AB所以A=B 30913 AB为两个事件,P(B)=0.5,P(B)=0.5,证明P(AB)=P(非A交非B) P(非A交非B)=1-P(A并B) (1) (公式,不理解可以画图)P(A并B)=P(A)+P(B)-P(AB) (2)(书上公式)由(1)和(2...
如果是ab¯⋅b¯,那么ab¯⋅b¯=(a¯+b¯)⋅b¯=a¯⋅b¯+b¯=(a¯...
F=AB+A非B非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非F = 非(AB+A非B非 ) = 非(AB) * 非(A非B非) = (非A + 非B) * [非(A非) + 非(B非)] = (非A + 非B) * [A + B] = A非A + B非A + A非B + B非B = B非A + A非B 解析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