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ed→hover→active a:link:未访问时的样式,一般省略成a a:visited:已经访问后的样式 a:hover:鼠标移上去时的样式 a:active:鼠标按下时的样式欢迎大家加入QQ群一起交流讨论,「吟游」程序人生——YinyouPoet__EOF__ 本文作者:_吟游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yinyoupoet/p/13287578....
html中,<a> 标签的点击事件有四个状态,分别是link、visited、hover、active,如果同时设置多个状态的显示且不按照一定状态的话,就会让一些效果被覆盖了。 如果先设置hover,再设置visited,会发现当鼠标移上去后a的颜色还是白色(#fff),而不是想要的#f0a986,即a的hover的样式被visited的覆盖了。 正确的的顺序应该是:...
html中,<a> 标签的点击事件有四个状态,分别是link、visited、hover、active,如果同时设置多个状态的显示且不按照一定状态的话,就会让一些效果被覆盖了。 下面放一段错误代码,先设置hover,再设置visited,会发现当鼠标移上去后a的颜色还是白色(#fff),而不是想要的#f0a986,即a的hover的样式被visited...
针对`:link`、`:visited`、`:hover`和`:active`这些链接状态的伪类选择器,CSS标准规定了它们必须遵循一种特定的顺序,也就是LVHA顺序:`:link` -> `:visited` -> `:hover` -> `:active`。这个顺序同时考虑了特异性... CSS-day02.pdf 在使用链接伪类选择器时,需要注意顺序问题,通常按照 `lvh...
:hover => 悬停时样式 :active => 点中时样式二、a标签伪类为什么要按顺序书写 a标签的伪类不按顺序书写则不生效 前端代码自上而下执行,:link和:visited都是无需操作直接展示的样式,而:hover则是悬停时样式,所以要写在:link和:visited的后面 而对于:hover和:active来说,一个是悬停,一个是点击,所以先后顺序...
1 :link 2 :visited 3 :hover 4 :active 因为我们要定义链接样式,所以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超级链接中的锚标签--a,锚标签和伪类链接起来书写的方法就是定义链接样式的基础方法,它们的写法如下: 1 a:link,定义正常链接的样式; 2 a:visited,定义已访问过链接的样式; ...
2 一般来说,a标签有着四种状态,分别是link,hover,active,visited,接下来我会仔细讲述这些状态。3 首先来说说这link,这是未访问的链接的状态,一般来说就是我们打开网页不进行任何操作时a标签的状态。4 然后是hover即鼠标滑过时的状态,一般是会出现下划线或者颜色发生变化,以提示大家这是一个链接,且鼠标已经划...
1 伪类:伪类用于向被选中元素添加特殊的效果。(元素在特定情况下才具备的)如图分别是将a标签的link、hover、active、visited修改后的样式 2 a标签的四个伪类之link即未访问(默认)的a标签样式 3 a标签的四个伪类之hover即鼠标悬停(鼠标滑过)的a标签样式 4 a标签的四个伪类之active即链接激活(鼠标按下)的a...
1 :link 2 :visited 3 :hover 4 :active 因为我们要定义链接样式,所以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超级链接中的锚标签--a,锚标签和伪类链接起来书写的方法就是定义链接样式的基础方法,它们的写法如下: 1 a:link,定义正常链接的样式; 2 a:visited,定义已访问过链接的样式; ...
一般a:hover和a:visited链接的状态(颜色、下划线等)应该是相同的。 前三者分别对应body元素的link、vlink、alink这三个属性。 四个“状态”的先后过程是:a:link ->a:hover ->a:active ->a:visited。另外,a:active不能设置有无下划线(总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