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仅是86式152毫米加农炮,还有各类85毫米、130毫米加农炮等单纯功能的加农炮均将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综上所述,86式152毫米加农炮是一款还没有定型就参加实战、定型装备部队旋即退出现役、研制时间远远超过服役时间、国外装备数量远远超过国内装备数量的传奇大炮。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爱国大菠萝 ...
86式152毫米加农炮的炮重指数 由于要求射程远、威力大,这就导致炮弹重,身管长,后坐力大,炮身过重等原因突出。1962年最初设计出的样炮,虽然射程达到了32公里,射击的精度也可以,但是样炮的重量高达12吨。这样的吨位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这第一轮研制工作就这样宣布失败。1965年,炮兵司令部和五机部重新下达...
按照后来的介绍,86式加农炮,,战斗全重9.7吨,行军状态长度9.6米,炮管长8060毫米(53倍径),最大射程30公里,最大射速5发/分钟。86式加农炮定型以后,曾经少批量装备部队,并且开赴南疆战场。不得不说,对于86式152毫米加农炮,前线官兵的评价,基本上“一半对一半”。 我国86式152毫米牵引式加农炮 首先,作为152毫米大口...
86式152毫米加农炮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大口径远射程加农炮,1986年设计定型。主要性能方面与西方45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相当,某些方面还稍强一些,在使用的可靠性及炮弹地面散布精度等方面均受到了用户的好评。而且该炮及弹药的成本只有西方155毫米榴弹炮的一半左右,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在那个年代,欧美各国的自行火炮早已经成为了主流。咱们解放军也不甘落后,研制出了83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更让86式加农炮尴尬的是,它还遇上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来自西方的155毫米加榴炮技术。这就像是功能更全面的新智能手机,对比之下传统的单功能手机自然就显得有些过时了。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
86式152毫米加农炮,是我国军工智慧的结晶,它代表着国内大口径火炮技术的新高度。这款加农炮于1986年设计定型,其卓越的性能和出色的实战表现,使它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在关键的性能指标上,86式152毫米加农炮与西方45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特别是在使用的可靠性和炮弹地面散布精度...
86式152毫米加农炮仿制对象是苏联M47式152毫米加农炮,M47式152毫米加农炮战斗全重8.45吨,最大射程20.5公里,炮口初速770米/秒,射速5~6发/分钟。只是达到这些性能指标并不难,但是当时提出了最大射程要达到32公里——这个就有很大难度了。上世纪60年代初,国产第一代152毫米加农炮进行样炮试射,最大射程达到30公里(离...
等待新一代的155毫米口径加榴炮技术成熟接班。耗费了27年光阴的86式152毫米加农炮,最终因为战略指导思想过时、火炮体系发展前景不明、整体技战术性能落后于其余兵种发展而最终仅仅装备一个营就转入预备役,但这也不妨碍其在南疆战场获得各参战部队交口称赞,同样也不妨碍其在中东纵横沙漠。
在新中国军工历史上,人们把一些研制周期过长的型号项目称为“长胡子项目”,其中86式152毫米加农炮的研制就属于这种情况。86式152毫米加农炮研制任务于1958年10月由总参谋部、炮兵司令部、军械部和二机部等下达,四上三下,直到1986年设计定型,命名为86式152毫米加农炮,历时27年,它是兵器工业历史上研制周期最长的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