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s/China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时尚初期,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时尚”是什么,直到1978改革开放这年,一位叫皮尔·卡丹的法国先生在中国组建了第一支模特队,将她们带往世界各地,不仅打开了中国模特市场,也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时装”,也开启了中国时尚。 同样在80年代初,美国摄影家比尔·霍克(Bill Hocker)来到...
80年代的中国 摄影:阎雷 1986年,北京颐和园 1986年,杭州西湖 1985年,河南 1985年,山东潍坊 1986年,上海 1986年,北京 1985年,北京 1987年,北京 1988年,北京 1988年,北京 1988年,火车车厢 90年代的中国 摄影:马克·吕布 在中国,马克·吕布一直被当做纪实摄影之父...
阎雷拍下的这组照片,讲述了中国80年代的社会百态,这中间或许就有你和你家人的影子。时代变化很快,总该有些记忆留在脑海里,成为永恒。90年代
90年代的上海有许多现代人们口中的时尚复古单品。例如白色泡泡袖连衣裙,宽松收腰的版型,一个棕色包包、一条银色项链、一个蝴蝶结发夹,都透露着那个年代的时尚。 街头随意的一组照片就能找到那经典的影子。例如这张照片,直筒牛仔裤、发箍、粉色西装、格纹外套,洋溢着中国女性独特的美感和韵味,可谓与时装周上的模特们不...
1985年大连的有轨电车站。大连是中国最早发展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日据时期,距今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了。照片中的这些绿皮有轨电车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是大连市内主要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人们出行大多数都乘坐有轨电车。有轨电车相较于汽车来说具有成本低、结实耐用等优点,因此到目前为止大连市内还有...
这座富丽堂皇的别墅是江苏省华西村村民的家。华西村是中国现代农村的雏形,号称"天下第一村",村里80%的劳力从事工业生产,剩下的分别从事商业和农副业。华西人的年收入超过很多城里人。 进入八十年代,电视逐渐进入小康人家,讲究的人家开始购进进口电视。图中这户北京人家,就购置了日本大屏幕彩色电视机。
1,摄像师镜头下90时代旧照片,妈妈在盯住孩子写作业,男孩儿赤着上身坐在一个非常高的餐桌前写作业,母亲坐在一边,手里喊着毛线衣,双眼看见孩子在写作业,很有可能有一些疲劳,因此打起了呵欠,界面很温馨。2,那个时候我们的关键娱乐生活是唱卡拉OK或跳舞 3,丰收的近郊农户,在拉到苞谷杆当柴火烤,看上去让...
80,90年代:改革初期,新旧交替。 共产一派与资本一派为了争夺民心,夺取话语权。双方使用了各自的看家本领。发挥最优秀的特点。加上保守派的儒家文化,也参与其中。从而产生了中国文艺事业的顶峰。 共产为了防止资本化,资本为了压制共产化,儒家为了抗衡西方化。三者混战。斗而不破。
想了解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真实面貌的年轻人,新版《昨天的中国》摄影集绝对值得一看。这本画册汇集了法国摄影师阎雷在1985年至2000年间拍摄的300多张人文和风光照片,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独特风貌和特质,记录了成千上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城乡街道、工作场所、田间地头,以及在家中或在旅途...
80,90年代:改革初期,新旧交替。 共产一派与资本一派为了争夺民心,夺取话语权。双方使用了各自的看家本领。发挥最优秀的特点。加上保守派的儒家文化,也参与其中。从而产生了中国文艺事业的顶峰。 共产为了防止资本化,资本为了压制共产化,儒家为了抗衡西方化。三者混战。斗而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