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7类持牌金融机构和4类地方金融组织。 7类持牌金融机构分别是: 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直销银行等。 证券:指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投资...
对于这七类地方金融组织,《条例》强调,地方金融组织持牌经营,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公示,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设立其他地方金融组织应经省级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颁发经营许可证。地方金融组织应当服务本地,原则上不得跨省开展业务。此外,《条例》还明确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开展信用互助...
由此,地方金融组织近年来逐步纳入监管范畴。2017年,《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规定,“7+4”类地方金融组织交地方监管。“7+4”类地方金融组织是由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具有一定金融属性但不持有金融牌照的11类机构。所谓“7”,是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
全国数万家的地方金融组织,至少六倍于持牌金融机构的数量,对于地方金融监管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当然,在监管层面,无论是“7+4”类地方金融组织的划分,还是各地开始组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都是在近几年才逐渐明确,其间存在长时间的监管缺失和空白。而即使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以后,“发展”也...
“7+4”类地方金融组织是由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具有一定金融属性但不持有金融牌照的11类机构。 所谓“7”,是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4”是指,投资公司、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
🔍 地方金融组织的构成包括“7+4”类实体: 7类实体: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4类实体:地方各类交易所、社会众筹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公司📅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金融监管体...
《金融牌照大全》(三)7+4类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是指依法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监督管理的从事地方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也就是所谓的“类金融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服务实...
《条例》明确了“7+4”类地方金融组织/机构定义,并强调地方金融组织持牌经营,不得跨省展业,同时赋予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履职手段,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条例》对于弥补过去地方金融监管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手段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异地展业,有金融研究人士...
全国数万家的地方金融组织,至少六倍于持牌金融机构的数量,对于地方金融监管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当然,在监管层面,无论是“7+4”类地方金融组织的划分,还是各地开始组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都是在近几年才逐渐明确,其间存在长时间的监管缺失和空白。而即使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以后,“发展”也往往优先...
记者从数量、规模、经营状况、监管情况等方面梳理了当下我国“7+4”地方金融组织的现状和问题。 数量超3万家单体规模小 记者没有从公开渠道查询到全国范围内地方金融组织的详细数据,但粗略估计,“7+4”类地方金融组织总量至少已超3万家。 “7+4”中,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