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地方金融组织近年来逐步纳入监管范畴。2017年,《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规定,“7+4”类地方金融组织交地方监管。“7+4”类地方金融组织是由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具有一定金融属性但不持有金融牌照的11类机构。所谓“7”,是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
原先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的“7+4”类金融组织正在被全面纳入金融监管。12月31日,央行正式发布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该《条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地方实施监管,谁审批、谁监管、谁担责”的原则,将地方各类金融业态纳入统一监管框架,强化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7+4”类金融组织一...
“7+4”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7类持牌金融机构和4类地方金融组织。 7类持牌金融机构分别是: 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直销银行等。 证券:指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投资...
《条例》也首次明确了7类地方金融组织的定义,即依法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监督管理的从事地方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同时强调,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公司、社会众...
🔍 地方金融组织的构成包括“7+4”类实体: 7类实体: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4类实体:地方各类交易所、社会众筹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公司📅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金融监管体...
“7+4”类地方金融组织是由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具有一定金融属性但不持有金融牌照的11类机构。 所谓“7”,是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4”是指,投资公司、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
全国数万家的地方金融组织,至少六倍于持牌金融机构的数量,对于地方金融监管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当然,在监管层面,无论是“7+4”类地方金融组织的划分,还是各地开始组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都是在近几年才逐渐明确,其间存在长时间的监管缺失和空白。而即使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以后,“发展”也...
剥离“发展”职能后,保留下来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将主司监管,目前划归地方监管的“7+4”地方金融组织无疑是主要监管对象。其中“7”是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4”是指投资公司、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
《金融牌照大全》(三)7+4类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是指依法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监督管理的从事地方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也就是所谓的“类金融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服务实...
地方金融组织,是指依法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监督管理的从事地方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也就是所谓的“类金融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