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2010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陈海宴。本书以Proteus电子仿真设计软件为核心,通过丰富的实例详细叙述了其在51单片机课程教学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4章,主要介绍51单片机基础知识、Keil和Proteus相关软件的使用、Proteus原理图绘制、仿真及其在单片机硬件...
由于51单片机的堆栈是向上增长的,所以,为了避免堆栈区与用户数据区互相影响,才将SP设置在60H以后,比较合理的是赋值为6FH,这样堆栈区可用70H~7FH,预留有16个单元足够,也不浪费。 堆栈的作用 ①保护程序的断点地址(既返回地址); ②保护数据(也称保护现场)。 堆栈操作的两种方式 ①断点地址的保护是靠执行子程序调...
51单片机的原理是,将CPU、ROM、RAM、EEPROM、定时器、中断控制器、串口、并口等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内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微处理器系统。在系统中,CPU负责程序的执行,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定时器用于计时和延时,中断控制器用于响应外部中断请求,串口和并口用于数据通信和控制输出。通过使用专用的汇编语言和高级...
不同型号的单片机使用的串口不同,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单片机,在有些场合如果单片机如果没有需要的串行通信接口,则可以通过单片机的I/O口进行模拟。 全双工UART(异步串行通信接口) UART有两种工作状态: 同步串行通信状态:速率高,硬件电路复杂,需
《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C语言版》是2021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系统的构成和设计方法,对传统的51单片机的内容进行凝练,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较大的调整,剔除难懂的汇编指令及程序设计,减少多余的理论介绍。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51单片机...
第1部分51系列单片机原理 第1章绪论3 1.1嵌入式系统3 1.1.1现代计算机的技术发展史3 1.1.2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特点4 1.2单片机的技术发展历史5 1.2.1单片机发展的三大阶段5 1.2.2单片机的发展方向6 1.2.3常用单片机6 1.2.4单片机的应用领域7 1.3单片机的应用模式8 1.3.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结构8 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CS-51的硬件结构 -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并行I/O构成系统总线 P0口P2口构成16位地址总线; P0口作为8位数据总线(通过ALE信号控制实现功能复用); P3.6和P3.7作为#WR(写)和#RD(读),构成控制总线。 由并行I/O口构成的外部三总线结构,不但使得MCS-51单片机的应用更为灵活,而且可大大简化外部...
一、51单片机的原理介绍 51单片机主要有两种结构,分别是普林斯顿(Prinecton)结构或者称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Har-vard)结构,这两种结构根据其本身不同的特点应用于不同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中。51单片机中的基本I/O口有4组8位,分别是P0、P1、P2、P3口,并且在这其中P1、P2以及P3口主要为准双向口,而P0口是双向三态输...
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加1计数器输入的计数脉冲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由系统的时钟振荡器输出脉冲经12分频后送来;一个是T0或T1引脚输入的外部脉冲源。 作为定时器使用时,定时器计数8051单片机片内振荡器输出经过12分频后的脉冲个数,即:每个机器周期使定时器T0/T1的寄存器值自动累加1,直到溢出,溢出后继续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