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降低突触中神经递质的含量,这一过程称为再摄取。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治疗抑郁障碍的一线药物,占抗抑郁药物使用量的70%以上。随之而来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SSRIs增加出血的风险。可能的机制是SSRIs对血小板5-羟色胺转运体(5-HTT)的抑制作用。本课题检测200例健康对照者和350例抑郁症患者的5-HTT基因多态性5-HTTLPR,STin2, 3’UTR...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是一类非常主流的抗抑郁药,是目前使用最多、最广泛,认为安全性跟疗效比较好的平衡的一类药。具体的药品是一组,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氢溴酸西酞普兰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盐酸舍曲林片,还有一个西酞普兰的异构体叫艾司西酞普兰这6类。它们药物作用的药理学结构一样,这些药物都...
再摄取,最先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中的神经元重新吸收神经递质,从而降低突触中神经递质的含量,这一过程称为再摄取。选择性,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5-羟色胺受体的作用具有选择性。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对再摄取过程的抑制,从而保持突触中5-差劲色胺的较高含量...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是2014年公布的药学名词。 定义 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含量升高,促进突触间的传递,发挥抗抑郁作用的药物。 出处 《药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