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色胺(5-HT)及褪黑素是抑郁症重要的标志物。 褪黑素(MT)又名松果体素,是由五-5-羟色胺衍生而来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医学研究发现褪黑素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是一种哺乳动物大脑和神经突触组织中广泛分布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一、曲唑酮 曲唑酮属选择性 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A)再摄取抑制剂,在发挥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的同时,还能选择性拮抗组胺 H1 受体,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它能够显著延长睡眠时间,减少睡眼中的觉醒次数和时间,提高深度睡眠,改善整体睡眠效率。对于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反弹效果显著。在...
它在人体内可作为5-羟色胺(血清素,5-HT)的前体物质(继而作为褪黑素的前体物质)。一些双盲研究表明5-HTP能够提高脑部血清素的浓度,改善忧郁症及促进褪黑素的形成、改善睡眠品质,并抑制食欲,但这些研究尚存在问题。因此,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5-HTP是否有这些生理作用。 加纳籽中含有丰富的5-羟基色氨酸,是目前...
值得注意的是,5-羟色胺还是生成褪黑素的必要原料,能够通过生物酶的作用转化为褪黑素,进而调节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此外,5-羟色胺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血液中的血小板释放后,它能使微动脉和小动脉收缩变窄,减缓血液流动,从而促进凝块的形成和伤口的愈合。另外,5-羟色胺还参与痛觉、睡眠...
1.1 提高血清素浓度 1.2 改善抑郁症 1.3 促进褪黑素形成、改善睡眠 1.4 抑制食欲,提高leptin浓度 二、血清素(5-羟色胺,5-HT) 2.1 生理作用 血清素会影响人的胃口、内驱力(食欲、睡眠、性)以及情绪。有动物实验表明,当提高血清素在动物体内含量时,动物的互相攻击行为明显减少。通过饮食适量提高血清素含量能改善...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5-HT受体拮抗剂,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的药物是()。 A. 硝西泮 B. 唑吡坦 C. 雷美尔通 D. 阿戈美拉汀 E. 多塞平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又是5-HT受体拮抗剂,既能抗抑郁又能催眠。
由色氨酸羟化酶催化的吲哚羟基化反应也是整个5-HT生物合成过程的限速步骤。5-HT在人体内广泛参与调节情绪、认知、记忆和其他生理过程,还可进一步转化为具有调节睡眠作用的褪黑素(Melatonin)。 人体等真核生物来源的色氨酸羟化酶属于芳香氨基酸羟化酶家族,该家族酶类以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和Fe2+作为...
褪黑素于1959年由Lerner等人从牛松果体中首次分离。我们来看看它在体内产生的过程:首先色氨酸被羟基化生成5-羟基色氨酸,然后脱羧成5-羟色胺(5-HT),再经过乙酰化成为N-乙酰基-5-羟基色胺,最终甲基化生成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也就是褪黑素了,见图2。这个通路中的限速环节在于第三步的乙酰化。 研究表明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