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机制: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包括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能投射不足有关。当投射额叶皮质的单胺不足时,可引起抑郁心境和注意迟缓;当投射边缘区的单胺不足时,可引起内疚、死亡和自杀想法;当投射纹状体的单胺不足时,可引起精神运动性阻滞和激越;当投射下丘脑的单胺不足时,可引...
孤独症的发生机制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的循证依据 1.发生机制:5-HT能调节脑细胞分化、神经生长和突触生长。孤独症病人早年发育时5-HT合成破坏,从而阻碍了脑细胞分化、神经生长和突触生长,其中5-HT能不足还可引起激惹、攻击和冲动行为,SSRIs提高5-HT能,可治疗孤独症的激惹、攻击和冲动行为。 2.临床大体...
5-羟色胺,源于L-色氨酸的代谢过程,其浓度和功能受到严格调控,主要通过再摄取机制、反馈回路和代谢酶的作用。5-羟色胺受体分为5-HT1至5-HT7家族,其中一些子类包括5-HT1A至5-HT1F。这些受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提供了结构和功能的精细分类,如通过等位基因多态性、拼接变异体和受体异构体等。在中枢...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 又称为血清素)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调节神经和其他生物功能。前期研究表明,5-HT对肿瘤进展具有刺激作用,还可以通过作用于浸润在肿瘤微环境中…
5-羟色胺(5-HT,又称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主要由色氨酸经过色氨酸羟化酶(TPH)代谢衍生而来。5-HT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产生愉悦情绪、稳定睡眠周期和记忆增强等生物学行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系统中...
结合基于结构的功能分析,本研究首次阐述了PtdIns4P和胆固醇分子在5-HT受体的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中的关键作用,并揭示了5-HT受体的组成性激活机制,以及包括抗精神分裂治疗药物阿立哌唑在内的配体选择性识别5-HT受体亚型的分子机制。 由于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长期致力于5-...
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α(ERα)减少食物摄入 、增加生理活动和能量消耗来产生抗肥胖作用。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部分(vlVMH)表达ERα的神经元除了能够调控能量消耗以外,还可以调控社交行为、攻击行为、社会探索行为以及雌性动物的葡萄糖代谢。 5-羟色胺神经元(5-HT)主要参与调控焦虑、抑郁等情绪,也参与奖赏,睡眠-觉醒,...
5-羟色胺不但可以通过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改变肿瘤发展,还可以通过作用于浸润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来发挥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5-羟色胺可修饰到蛋白质的谷氨酰胺残基上,使蛋白质发生5-羟色胺化翻译后修饰,进而调节蛋白质的功能。然而,5-羟色胺介导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的详细分子机制仍尚未...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阻断5-HT再摄取,提高中枢神经系统5-HT浓度,从而延长射精潜伏期。SSRIs首先拮抗5-HT运载体的作用,导致突触内5-HT浓度增高,随后激活5-HT1A、5-HT1B自身受体,使突触内5-HT水平下降。持续几天或几星期刺激后,5-HT1A和5-HT1B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