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数据报文的分组格式由首部和数据部分组成,首部的前部分是固定的20B长度,后续为可变部分的填充。 IP数据报的格式 版本号通常为4,首部长度4bit 单位是4个字节。 标识是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包就加1,IP数据包存在大小限制,需要分片传输之后重新组装起来,与序列号无关因为IP是无连接的服务。 源地址和目的地...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表 当主机 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 B 发送 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 ARP 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 B 的 IP 地址.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MAC地址,再将此MAC地址写入 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 MAC...
NAPT不但会改变经过这个NAT设备的IP数据报的IP地址,还会改变IP数据报的TCP/UDP端口。 1.2.1锥型NAT 完全锥型(Full Cone NAT):在不同内网的主机A和B各自连接到服务器C,服务器收到A和B的连接后知道了他们的公网地址和NAT分配给他们的端口号,然后把这些NAT地址和端口号交叉告诉B和A。A和B给服务器所打开的“...
1、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IP协议将多个包交换网络连接起来,它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传送一种称为数据包的东西,它还提供对数据大小的重新组装功能,以适应不同网络对包大小的要求。IP协议承载所有上层的TCP、UDP、ICMP数据都以IP数据报格式进行传输。 2、IP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
④发送方是路由器(R1),要把IP数据报转发到网3上的一个主机(H4).H4和R1不在同一个网络上。这时R1发送ARP请求分组(在网2上广播),找到与网2连接的一个路由器R2的硬件地址。剩下的工作由路由器R2完成。 5.IP数据包格式 版本:IP协议版本 IPv4/IPv6。
创建一个IP数据报时,源主机为该数据报加上一个标识号。当一个路由器需要将一个数据报分片时,形成的每个片都具有原始数据报的标识号。 IP首部的标志位有3位,但只有后两位才有意义,分别为MF和DF位。 IP分片的例子 2.IPv4地址与NAT 1)IPv4地址 IP地址:连接到因特网的每台主机(或路由器)都分配一个32位的全...
3. IP地址与IP数据报 4. 差错与控制报文 5. 路由与路由选择 6. 组播技术 7. IPv6协议 8. TCP协议和UDP协议 9. NAT的基本工作原理 1. Internet信息资源网 (1)Internet的主要组成: 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信息资源 (2)Internet的接入方式:
IP地址分类: 11.PNG 分成5类:A.B.C.D(用来做主播?).E(保留的) 不同类有不同的网络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A类(大型网络)有24位,2^24方台主机. B类(中等网络) 能够标识主机数:(2^n)-2 IP地址范围: 12.PNG 127.0.0.1是回送地址,指本地机,一般用来测试使用。回送地址(127.x.x.x)是本机回送...
【实践与体验5-7】 NAT 过程体验 5.8 IPv6 5.8.1 IPv6 概述 5.8.2 IPv6 报文格式 5.8.3 IPv6 地址 5.8.4 IPv4 到IPv6 过渡技术 习题5 第6章 传输层与数据传输 【学习目标】 6.1 传输层的作用 6.1.1 传输层概述 6.1.2 传输层要解决的问题 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