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数据报文的分组格式由首部和数据部分组成,首部的前部分是固定的20B长度,后续为可变部分的填充。 IP数据报的格式 版本号通常为4,首部长度4bit 单位是4个字节。 标识是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包就加1,IP数据包存在大小限制,需要分片传输之后重新组装起来,与序列号无关因为IP是无连接的服务。 源地址和目的地...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表 当主机 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 B 发送 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 ARP 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 B 的 IP 地址.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MAC地址,再将此MAC地址写入 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 MAC...
因此在通信过程中,IP 数据报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始终不变,而 MAC 地址随着链路的改变而改变。 地址解析协议 ARP ARP 实现由 IP 地址得到 MAC 地址 每个主机都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里面有本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映射表。 如果主机 A 知道主机 B 的 IP 地址,但是 ARP 高速缓存...
3.IP地址与MAC硬件地址 区别:从层次角度来看,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软件实现的)。IP地址存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物理地址存放在MAC帧的首部。MAC地址决定下一跳给谁,IP地址决定最终目标地址。 交换机基于数据帧的MAC地址转发数据帧,路由器基于...
4.2.2分类的IP地址 51:52 4.2.3IP地址与硬件地址 21:56 4.2.4地址解析协议ARP 30:13 4.2.5IP数据报的格式 22:57 4.2.6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32:19 4.3.1划分子网 39:38 4.3.1补充-划分子网的方法 46:14 4.3.2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24:36 4.3.3无分类编址CIDR 25:39 4.4网际控制报文...
1、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IP协议将多个包交换网络连接起来,它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传送一种称为数据包的东西,它还提供对数据大小的重新组装功能,以适应不同网络对包大小的要求。IP协议承载所有上层的TCP、UDP、ICMP数据都以IP数据报格式进行传输。
探讨所连接到美国斯坦福高校的直线加速器中心;5、1994年我国实现了采纳TCP/IP协议的internet全连接功能:6、1981年IBM公司退出了个人计算机IBM-PC计算机的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desktoppc、笔记本计算机notebook、手持式设备(掌上电脑)五类。服务器不须要特地的处理器,原则上过去的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甚至巨型...
创建一个IP数据报时,源主机为该数据报加上一个标识号。当一个路由器需要将一个数据报分片时,形成的每个片都具有原始数据报的标识号。 IP首部的标志位有3位,但只有后两位才有意义,分别为MF和DF位。 IP分片的例子 2.IPv4地址与NAT 1)IPv4地址 IP地址:连接到因特网的每台主机(或路由器)都分配一个32位的全...
1、NAT分类 1.1 基础型NAT 仅将内网主机的私有IP地址转换成公网的IP地址,并不将TCP/UDP端口信息进行转换,分为静态NAT和动态NAT。 1.2 NAPT NAPT不但会改变经过这个NAT设备的IP数据报的IP地址,还会改变IP数据报的TCP/UDP端口。 1.2.1锥型NAT 完全锥型(Full Cone NAT):在不同内网的主机A和B各自连接到服务器...
3.2IP地址 3.2.1IP地址的结构和分类 根据TCP/IP协议可知,连接在Internet上的每个设备都必须有一个IP地址。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可以用十进制数字形式书写,每8个二进制位为一组,用一个十进制数来表示,即0~255。每组之间用“.”隔开,例如168.192.43.10。IP地址包括3个部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