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静脉穿刺、穿刺点局部麻醉、麻醉针预穿刺、超声引导下穿刺(穿刺针保持负压穿刺颈内静脉单壁)。可采用短轴平面技术:超声探头的长轴靠在锁骨的上部(颈内静脉在锁骨上方约 1 cm),颈内静脉的图像显示在超声屏幕的正中,21 G 穿刺针几乎平行于超声探头进针,使得针尖从皮肤...
湿热在表,是伤寒论的262条称为散热剂,就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这个方对于湿热在表也有比较好的效果,他用药的技巧我个人的体会就是,一般情况麻黄和连翘是等量的,仲景都用的是三两,但是如果患者是热重于湿的,应该把连翘翻倍于麻黄,就是一般我麻黄用10g的时候,连翘用20g...
安胃煎由四逆散、平胃散、异功散组成。具体由(太子参30g、柴胡18g、白芍18g、枳壳12g、白术18g、苍术10g、茯苓18g、陈皮12g、厚朴12g、甘草6g)组成。方中太子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苍术燥湿醒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养心...
她的底子是虚的,而且吃消炎药后腹泻止了,但腹痛未缓解,也说明里虚(脾胃虚寒)的情况仍然存在,脉是细的,细主气血虚,结合上手脚凉等症状,基本判断是里虚腹痛,因此我给她开了小建中汤,加入了干姜和丁香,增强温中散寒的力量。 桂枝10g炒白芍 20g炙甘草 10...
处理:6.15日方白术改为15g,茶树根改为40g,肉桂改为6g。中药15付,每日一剂,水煎温服。 2018年07月25日三诊:服药后患者心悸症状明显减轻,无胸闷、水肿,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涩。 处理:7.4日方加党参20g。中药15付,每日一...
伴有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20g,山豆根10g,玄参10g。 2、风寒证 本证表现为风团色淡,遇寒重,得热轻,伴畏寒恶风,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方选桂枝汤: 麻黄10g,桂枝15g,杏仁10g,白芍15g,白鲜皮15g,陈皮10g,僵蚕15g,防风15g,羌活15g。
但仍有微咳,少痰,前方去黄芩,改陈皮为4g,去泡参改为党参20g;5服,水煎服,日1服,分3次服。后因他病就诊时随访,诉服药后咳嗽已基本消失,嘱患儿多食易消化食物,睡前2小时内不进食。由于患儿家长拒绝治疗后行胃镜及24h食管下端pH监测,故治疗后相关辅助检查资料缺...
(1)冲服:取一汤匙(约10~20g)膏方置于杯(碗)中,冲入90℃左右的开水,调匀溶解后服用。少数有特殊需要者,也可按医嘱用温热的黄酒冲服。 (2)含服:将膏滋含在口中慢慢溶化后,咽下膏汁。 服用膏方后要注意什么? 1、服药时方中有人参忌食萝卜、莱菔子...
肉桂200g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根据病损大小取肉桂末适量,用好米醋调成糊状,涂敷病损处。2小时后糊干即除去。若不愈,隔一周后再依法涂敷1次。 27.头痛: ①白芷,羌活1:1打成粉,装胶囊,一天2-3次。 ②川芎15~20克,茶叶6克,...
(鹌鹑蛋20) 星期五食谱 1 早点 牛奶(160ml)饼干(5g) 水果:蓝莓(20g) 2 午餐 玉米饭 (玉米渣5g 大米50g) 糖醋里脊 (里脊肉40g 面粉5g) 莴笋炒蛋 (莴笋40g 鸡蛋15g 胡萝卜10g) 鱼头豆腐汤 (鱼头30g 豆腐30g 金针菇10g) 3 午点 香蕉1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