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5月美国参加一战时突然发现陆军严重缺乏火炮武器,特别是重型大炮。只能从盟友英法这里搞到一些,如英国的维克斯203毫米榴弹炮,法国的M1917式155毫米榴弹炮和GPF式155毫米加农炮。此外美国也通过技术引进,利用自己雄厚的工业实力迅速仿制了一批。一战中美军对维克斯203毫米榴弹炮赞不绝口,战后美国立刻开始了本土...
战后,美国并未停歇对203毫米榴弹炮的探索。为了弥补其机动性不足的短板,203毫米火炮开始了自行化的发展旅程。美国相继推出了搭载203毫米火炮的M43和M55型自行榴弹炮,但遗憾的是,这两款自行榴弹炮的服役时间并不长。直到1962年,真正意义上的成熟203毫米自行火炮——M110型自行榴弹炮开始投产,并于1963年正式装备美...
随着155毫米火炮技术的飞速发展,203毫米火炮逐渐陷入了尴尬境地。尽管其口径优势曾一度为其带来射程上的先机,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优势正逐渐减弱。与此同时,203毫米火炮在精度上的不足却日益凸显,使得其在大口径火炮中的地位逐渐下滑。此外,射速问题也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155毫米火炮的崛起...
精度更高、机动性更快、毁伤能力更强,这是155毫米火炮的技术优势,而203毫米火炮除了单发威力大、理论射程远(精度难以保障)的优势外,在综合性能上实际处于劣势。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美军在1994年淘汰了其装备的203毫米火炮,而中国在基本完成试验后中止了203毫米火炮的发展。只有在火炮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的情况下,...
这款 w90203 毫米榴弹炮被誉为亚洲第一火炮,拥有 203 毫米超大口径。它 50 公里的射程能从北京轻松打到渤海湾。当这款火炮首次亮相时,全球都为之震惊。就连一向以技术先进自居的德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火炮技术已经领先全球。究竟这款火炮有何过人之处?在现代战争中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W 90 式 203 ...
由于空军火力的发展,精确制导的出现,无人机远程狙杀等现代战争的特点,需要的是快速部署,即打即撤,灵活机动的武器装备,使得曾经的战争之神,炮兵一度被冷落,我国却在此时提出“203火炮试验技术开发项目”,其中缘由耐人寻味。美国军方淘汰的武器装备,我国却要重启研发计划,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网友提到了这次的...
而且,布尔博士在45倍口径身管的203毫米火炮研制方面拥有很高的技术造诣。因此,在布尔博士的建议下,中国开始发展203毫米口径火炮。W90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外销)是在M107式175毫米自行加农炮底盘的后部安装了203毫米牵引炮,并具备弹药性能:底凹弹的最大射程为40千米,底排弹的最大射程为50千米,射速为1-2发/...
“B-4榴弹炮”是苏军使用过外形最为怪异的一种重型火炮,它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和较高的射击精度,结构复杂,炮架坚固,是一门牵引式火炮,牵引速度大约为15千米/小时,后坐力很大,杀伤力也很厉害。重量15.8吨,弹药口径203毫米,炮管长5087毫米,带膛线部分身管长3981毫米,内膛膛线数达到64条,炮管重量达5.2...
相比之下,苏军当时已经装备了射程达50km的2C7 203mm自行加榴炮,其远程打击火力远远超过我军。在研制W90式203mm加榴炮的过程中,我们成功汲取了西方最前沿的火炮技术,并于1990年底推出了这款国产203mm牵引式火炮。在本世纪初,我们进一步改良并满足了作战需求的203mm自行加榴炮。这款加榴炮,口径达到203.2mm,...
在战斗后期,俄军认识到155毫米火炮对钢筋混凝土建筑毁伤能力有限,因此调拨过来大量重型装备,其中除了让人闻风丧当的TOS1A稳压火箭炮外,就是毁伤能力惊人的2S4型240毫米重型迫击炮和2S7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这些超大口径的重炮一炮就可以打垮一个三层小楼房,对于喜欢躲在建筑内放冷枪的乌军而言,这些玩意儿堪称噩梦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