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只有预防性使用宫缩剂是对产后出血预防有积极作用的。是否延迟钳夹脐带并不对产后出血预防有作用,只是告诫助产人员不要为了减少产后出血而过早的断脐,这样对出血没有益处,反而对新生儿不利。控制性牵拉脐带、预防性子宫按摩都是不推荐常规进行的操作,对预防产后出血没...
产后出血的处理可分为预警期、处理期和危重期,分别启动一级、二级和三级急救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 [J]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3, 58(6) : 401-409. —END—...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500 ml、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出血量≥1000 ml,或者失血后伴有低血容量的症状或体征。目前,全球很多国家及研究均将产后24 h内出血量≥1000 ml 视为严重产后出血,以引起临床重视;此外,临床上常将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 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
产后出血是指阴道分娩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剖腹产分娩出血量达到或超过1000毫升,指南中强调,即使出血量没有达到上述界值,如果失血后伴有低血容量的症状或体征,都应该被视为产后出血。 关于严重产后出血,2023版指南结合全球多个国家指南的推荐,将产后出血量达到或超过1000毫升视为严重的产后出血,之所以提出严重产后出...
产后出血背景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在我国,产后出血一直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至关重要。产后出血定义与背景为规范产后出血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提高产科质量。通过制定和实施本指南,可以加强医护...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的[1],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于2009年制定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2],并在5年后对其进行更新后发布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3]。近年来,产后出血的防治又有不少新的研究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
·产后出血的处理 ·产后出血的防治流程 01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 01全身因素 体质虚弱、慢性疾病、精神紧张等全身因素会影 响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02药物影响流产 麻醉剂、镇静剂、宫缩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可能 会抑制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3 年 6 月第 58 卷第 6 期 Chin J Obstet Gynecol, June 2023, Vol. 58, No. 6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 · 401 · ·临床指南·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通信作者:刘兴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成都 610041,Email:xinghuiliu@163. com;...
目录·产后出血原因 CATALOGUE·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处理原则 ·针对产后出血原因的处理 01指南背景 指南背景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近20年来虽然已大幅减少,但GYNECOLOGIST 仍有下降空间。 抢救时机 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在于诊断和治疗的延迟,错过抢救 ...
近日,《中华妇产科杂志》2023年第6期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产后出血一直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近20年来,我国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虽然已经大幅减少,但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诊断和治疗的延迟,错过抢救时机。继2009年《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