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影响我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表现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台风活动。2022年,南海将会出现多发性台风活动,以扩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影响区域。2、季节性气旋活动增强。2022年,夏季气温高,湿度高,季风环流圈增强,将促进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区域增大。3、热带海洋温度变化。2022年,海洋温度...
2022年夏季,我国中东部出现了持续79天的大范围高温天气,降水较同期偏少,长江流域甚至夏秋连旱,且降水空间差异明显,呈“北多南少”的格局。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
造成2022年副热带高压强盛的原因是自然原因。副热带高压带是一条环绕全球的高压带,集中了世界上绝大部分沙漠区域,于是就让它成为洪涝干旱最多发的地带,每年的7月-8月,副热带高压带就会北进到北纬25°-30°。它内部盛行下沉气流,下沉气流会因绝热压缩而变暖,今年的副热带高压表现尤其强烈,一方面继续...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面积、强度、脊线、西伸脊点逐日数据,分析长江流域夏季副高的特征(见图7)。6月上旬,副高面积及强度偏小、西伸脊点偏东、脊线位置偏南,此时长江中下游已入梅,长江中下游干流以...
(1)判断10月19日影响长江中下游、海南岛的天气系统,并分别绘图说明其对天气的影响。 (2)结合图1,说明2022年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的表现。 (3)概括明代以来鄱阳湖旱涝灾害的特点。 (4)三峡水利枢纽的首要功能为防洪,每年分为三个调度时期(如表)。任选其一,指出该时期长江与鄱阳湖间的补给关系,并说明...
在不断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影响下,2022年6月下旬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形成大范围的全球整体暖高压带,受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使得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明显减弱。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明显偏强,偏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对流层低层偏南风正距平显著,助推高温天气的维持;菲律宾和南海上空反气旋环流引导水汽向长江以北输送,导致我国南方降水偏少;2022 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是全球变暖背景,拉尼娜事件持续,TIOD负位相引起对流层环流异常,黑潮区海温异常偏高,南亚高压...
此外,由于副热带高压携带的水汽,中国中东部地区的湿度较大,使体感温度较高。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了今年以来第一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其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截至7月12日,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面积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9亿多人。全国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限...
2022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5、6月偏强,9、10月偏弱,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偏短,出现了罕见的夏秋连旱。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有着密切关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和冷空气强度。下图示意正常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进南退与雨区位置。
2022年我国台风活动较少,尤其是8月西太平洋无台风生成史无前例,其原因可能有( )①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且异常偏南 ②热带辐合带对流云团活动很弱 ③受全球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