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释〔2021〕15号 (2021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第1841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15号文”的补充通知进一步规范了银行对城投公司发放流动贷款的管理,并继续强调不新增隐形债务,同时为降低隐形债务提供明确方案,严格要求金融机构审慎发放流动贷款。 所以,明面上看“15号文”补充通知是在执行层面释放了一定操作空间,甚至部分市场参与者对其进行了过于乐观的解读,但我们认为,补充通知对于隐性债务的全面压...
法释〔2021〕1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1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41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1年7月,银保监会下发了《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银保监〔2021〕15号)(以下简称“15号文”),文件宗旨是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范控制债务风险的战略部署,规范地方政府相关融资业务,防止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一、...
近日,银保监会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银保监会〔2021〕15号文,以下简称“15号文”),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打消财政兜底幻觉,严禁新增或虚假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妥善化解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去杠杆、防风险 —“15号文”出台背景 —2020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银保监发[2021]15号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范控制债务风险的战略部署,规范地方政府相关融资业务,防止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整体要求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做好常态化金融风险防范...
一、自2021年4月1日起,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先进制造业纳税人,可以自2021年5月及以后纳税申报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1.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 2.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
根据《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国管资〔2009〕168号)等有关规定,现就开展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公开工作通知如下: 一、公开主体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公开的主体是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其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和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称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
2021年12月20日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健全本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失能人员基本护理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我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和市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确保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工作圆满完成。 本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