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覆盖度(FVC)时间序列气象因子植被时序变化点检测算法相关性以呼伦贝尔草原核心区的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主要研究区,基于MODIS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得到植被覆盖度,并结合土地覆盖分类产品,构建2000—2014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间序列.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以内蒙古为研究区域,我们使用了13年(2000–2012)的气候数据和MODIS NDVI数据,(1)评估了时空植被动态,绘制了植被恢复和退化的显著区域;(2)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植被活动的影响,绘制了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植被活动的区域,(3)绘制显著植被恢复或退化的主要驱动力,(4)利用2000年和2012年的植被部分覆盖数据,验证植被显著恢复主要...
基于2000—2014年MODIS NDVI数据,分析了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格局,并结合同期气温,降水数据及物候信息,从不同时空尺度和植被类型分析了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的... 王伟军,赵雪雁,万文玉,... - 《生态学杂志》 被引量: 12发表: 2016年 2000—2014年呼伦贝尔草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以呼伦贝尔草原核心区的...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的MERRA-Land陆面模式离线数据、MODIS EVI数据、GLOBMAP LAI等数据分析了欧亚多年冻土区东南缘中蒙俄经济走廊东段地区土壤冻融、植被LAI及植被返青期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植被LAI和返青期时空变化的主控因素,进而分析典型地区植被生长对土壤冻融变化的响应,为中蒙俄...
《农业工程学报》2020年第36卷第20期刊载了新疆大学王建国与张飞的论文——“2000-2019年新疆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及重心变化分析”。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课题(项目号:XDA20040400)资助。...
)摘要:以2000 2020年MO D I S -N D V I 植被指数为数据源,反演计算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通过转移矩阵和重心迁移等方法分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变化及其与降水㊁气温㊁坡度和土壤类型等因素 的关系㊂结果表明:(1)2000 2020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由0.39提高到0.61,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后 实现快速...
摘要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生态脆弱和气候敏感区。本文基于MOD13A3的NDVI数据集,利用像元二分模型首先计算了西南五省市区2000-2020年西南整体和分省市区年、生长季和四季的平均植被覆盖度FVC(F...展开更多 The southwestern China is a vital ecological safeguard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
积雪覆盖率最大出现在2002年,为46.02%;最小出现在2014年,为24.72%;1月份积雪覆盖率最大,为46.04%。积雪日数在46~82d之间,且呈现"北部长南部短"的分布特点,西北局部地区可达140d以上。积雪覆盖率和积雪日数以不明显的减少趋势为主,但西北部蒙古阿尔泰山、杭爱山,东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北侧和大兴安岭西侧小部分...
以2000年2月至2015年9月的188期MODIS NDVI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法,提取重庆市近16年来的植被覆盖度(FVC)数据,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来看,2000-2015年,研究区的多年均植被覆盖度为91.58%,年际之间的变化除个别年份由于极端气候影响(200...
该数据集以 30 米的空间分辨率提供了 2000 年至 2022 年全球耕地草地的年概率图。 由土地与碳实验室全球牧场观察计划制作,绘制的草地范围包括任何土地覆被类型,其中包含至少 30% 的干性或湿性低植被,以禾本科和草本植物为主(小于 3 米),以及:最多 50% 的树冠覆盖(大于 5 米)、最多 70% 的其他木本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