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利空机关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战时期,一战期间德国研发了一款名为贝克机炮的20mm机炮,这门机炮重量只有30kg,仅仅比一挺马克沁MG08重机枪略重一些,全长也和一挺马克沁机枪大致相当,可以说是一款相当紧凑的武器,不过其使用的20X70mm短弹初速仅490m/s,仅仅跟冲锋枪差不多,而且射速也只有300发/分,因此没有得到重用...
后来20毫米厄利孔的炮和弹药被各个国家仿制和改造成各种型号的机关炮作为飞机上的航空炮或者地面和水上单位的防空武器。目前从网上等渠道获取的资料信息显示各型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及它们的仿制衍生版本大致可分为三种规格,也就是发射三种不同规格炮弹的20毫米厄利孔:20×72RB,20×101RB,20×110RB。三种炮弹弹壳...
用于 2,0 cm FlaK 30 的射击,使用了 20 × 138 毫米弹药,其枪口动能高于用于 Oerlikon 2,0 cm Flak 28 高射炮的 20 × 110 毫米炮弹。此外,弹药还包括穿甲燃烧曳光弹和穿甲曳光弹。后者重 900 克,在 830 m 处可穿透 300 毫米装甲。为了确定目标的距离,指挥官有一台光学立体测距仪。最初的 2 厘米...
而日本在一九三六年的时候同样引进了厄利孔机炮的设计图,他们还在FF和FFL基础上研发出了“九九式”防空炮以及“九四式”机炮,不过日军改造以后的性能还比不上原型。德国同样于FF型的的基础上进行研发改造,制造出了MGFF机炮。英国则是直接将厄利孔机炮拿到皇家海军的军舰上当防空炮使用。 二战结束以后,20毫米厄利孔...
炮弹本身大概不会爆炸,穿过人体,造成放射性骨折,内脏肌肉等软组织大面积撕裂破碎,大出血。也就是通常说的打碎了。打到手脚等等末梢就直接截肢了,打到躯干头部等位置,直接就挂了。
空中“狗斗”:美军战机“标配”20毫米机炮,每分钟7200发,其实射速有“BUG” 在二战时代,美军战机上装备的普遍是AN/M2型航空机枪(即12.7毫米勃朗宁M2重管机枪,俗称.50或“老干妈”),在二战结束后,美军深感“火力不足”,在朝鲜战争,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之间的“狗斗”中,F-86喷气式战斗机的12.7毫米航空机枪,在面...
美国常用30毫米炮弹包括两种:30×173炮弹和30×113炮弹,乘号两边的数字分别代表弹丸直径和弹壳长度。两者都被用于航空机炮,区别在于前者用于A-10攻击机那门恐怖的开罐神器GAU-8“复仇者”航炮,后者用于阿帕奇直升机的M230机关炮。直升机平台决定了它很难安装体积堪比小汽车的GAU-8航炮,不然就会因后坐力太大产生...
不会,早死了,身体支离破碎了
应该没了,身上开个洞并昏迷,基本没有什么反抗能力了,能活下去就算不错了,打中胸腔直接挂,能想到的反抗方法就是拉雷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