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四 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3、《祝福》《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
总体来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文学史著述大多处于西方观念的阴影下,但是在建构民族文学与文化精神的动力下,也有学者尝试着融会中西,如将中国神话视同“希腊神话、《天方夜谭》史诗之一脔”(黄人),将通俗小说效用比拟“法兰西革命有福禄特尔之小说剧本鼓吹”(曾毅),以证明中国的传统小说亦合乎国际标准。这种拉郎...
除了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还有许多其他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诗篇。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再别康桥》不仅展现了徐志摩独特的艺术才华,也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史...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的流浪叙事
一、20年代散文的总体发展概况 鲁迅 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Essay),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文学的流浪叙事 曹艳红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涌现出一大批流 浪母题叙事文学作品。该热潮的兴起与新文化运动后整 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变革密切相关。新文化运动后,现代知 识分子在文化观念上推崇动感特征明显的西方现代文化, 在文学观念上推崇以独立为标榜的现代文学艺术场,他们 从文化和...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渐趋成熟。大革命的失败使革命激流陷入低潮,许多知识分子处于徘徊、迷茫、苦闷和无助的伤感情绪中不能自拔,于是他们直接吸收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用来抒写自己内心深处积聚的愤懑和不满。3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着不同于前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更加显着的特点:第一,...
《鸭绿江上》《短裤党》《菊芬》《最后的微笑》这都是蒋光赤(慈)的作品,他是无产阶级作家.郁达夫小说集《沉沦》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 诗剧《湘累》闻一多的诗集《太阳吟》《红烛》《鸭绿江上》《短裤党》《菊芬》《最后的微笑》这都是蒋光赤(慈)的作品,他是无产阶级作家.郁达夫小说集《沉沦...
《性史》是张竞生在1926年出版的一部性学著作,原名《性史第一集》,收录了真实的性经历,投稿者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