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一步对小鼠心脏组织进行了2-羟基异丁酰化的修饰组学分析和修饰位点功能验证,揭示了Rg3可通过P300调节DLD的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水平对丙酮酸代谢发挥调控作用,从而提出了一种逆转心肌肥厚的新策略。景杰生物为该研究提供了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组学分析技术支持。全文解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QmEvATz...
其中,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Khib)丰度较高且在组蛋白修饰上进化保守,目前已在植物领域,尤其是植物病原菌研究中取得了系列进展。如: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黄俊斌教授团队(一作陈晓洋教授)研究运用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组学首次系统鉴定了水稻花器中Khib修饰蛋白,揭示了Khib在水稻重要病原稻曲菌致病中的调控机制[1]...
自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发现至今,关于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的酶系统研究也已取得系列进展:Esa1p(芽殖酵母中)/Tip60(人类)、TmcA、P300蛋白是Khib转移酶(Writer);HDAC2/3、CobB是主要的去Khib修饰酶(Eraser)。 02 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的应用方向 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丰度较高,广泛参与转录、糖酵解/糖异生、三羧...
2-羟基异丁酰化反应是通过将2-羟基异丁酸酐与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来实现的。该反应的机理可分为以下几步: 2-羟基异丁酸酐与碱反应生成2-羟基异丁酸的负离子。这个负离子具有较强的亲核性,可以攻击脂肪酸的羰基碳,形成一个中间体。 接着,该中间体经过质子转移和分子内还原反应,生成具有羟基和酰基的化合物。
已有研究发现,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是拟南芥、水稻、烟草等多种植物中保守的表观基因组标记,参与植物发育和胁迫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然而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在植物茎发育中的作用还不清楚。近日,湖南农业大学邹学校院士团队(欧立军教授、刘周斌博士和邹学校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在植物领域权威期刊The Plant Journal...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调控机制,其中赖氨酸酰化修饰(lysine acylation)是指在酶催化下将酰基辅酶A (Acyl-CoA)供体转移至蛋白质的赖氨酸侧链,进而改变蛋白的理化性质。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lysine (K)-2-hydroxyisobutyrylation, Khib)是近年来在真核细胞中...
2羟基异丁酰化的反应一般是将2-HIBA与氯化亚砜(sulfinyl chloride)或者氯化磷酰(phosphoryl chloride)反应,生成2羟基异丁酰氯。反应一般在65-75°C下进行,可以通过NMR等手段进行反应过程的监控。 3. 应用 2羟基异丁酰化通常用于制备各种2-HIBA衍生物,比如去氢2羟基异丁酸(α-hydroxyisobutyric acid)、2羟基异丁酸酯...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调控基因表达和染色质结构的关键机制,赖氨酸上发生的如乳酸化、巴豆酰化、琥珀酰化和2-羟基异丁酰化等新型酰化修饰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生物胁迫等过程,因其在调控基因表达中的新颖性和复杂性而受到特别关注,近年来也频繁出现在植物领域研究中。如乳酸化修饰调控玉米干旱胁迫;2-羟基异丁...
2014年赵英明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文“Lysine 2-hydroxyisobutyrylation is a widely distributed active histone mark”【2】,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Khib),该修饰在物种间广泛存在、在进化上保守,并指出组蛋白H4K8hib对精子细胞的分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合作...
2014年赵英明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文“Lysine 2-hydroxyisobutyrylation is a widely distributed active histone mark”【2】,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Khib),该修饰在物种间广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