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探讨了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及其对个人自由的影响。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控制方式:《1984》的恐惧与压迫与《美丽新世界》中的愉悦与引诱。这两种极端的社会控制方式都导致了个人自由的缺失,但途径和方法各不相同。(二)在当代社会,这些主题异常贴切。随着科技的发展...
换言之《1984》是一个“天下苦秦久矣”的世界,迟早会有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或革命打破这一切,这是可以预见的,也许是十年也许是百年。总而言之,像尤利娅和温斯顿这样的反抗者如同野草一般,总会持续不断地探出来。 而在《美丽新世界》中,统治者固然让人们过上了美好而富足的日子,却也彻彻底底地禁锢了所有人的思...
——尼尔·波兹曼在赫胥黎给奥威尔的信中,他阐述道,《1984》所写的乃是发生在《美丽新世界》之前的事情。也就是说,《1984》只是人类历史的某一个阶段,《美丽新世界》才具有终极的意义。两本书中的两个世界都是极权社会,前者是一种充满苦难的集中营,他们运用简单粗暴的手段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后者却显得较为智...
《美丽新世界》:娱乐至死的甜蜜毒药 1931年出版的《美丽新世界》比《1984》早面世20余年,却做出了与现实世界更为接近的寓言。与《1984》所描述的灰暗、压抑不同,《美丽新世界》构建了一个数百年后的“虚假理想国”,在这个看似完美的未来社会,科技的高度发达解决了人们的大部分问题。赫胥黎对于这些技术的寓言精...
《1984》和《美丽新世界》这两部作品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反乌托邦小说,它们的共同点是探讨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其中,《1984》通过政治极权的手段来控制人民,让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而《美丽新世界》则通过消费主义和娱乐来让人们沉迷于享乐之中,从而失去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美丽新世界》让我...
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应该从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与渴望上入手,而不是用棍棒或者用物质欲望来让孩子学习,前者会让孩子消极怠工乃至叛逆(如《1984》中的社会),后者会让孩子形成物质至上,利益至上的扭曲世界观,只把学习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当做满足其物质欲望的工具,完全臣服于享乐主义(如《美丽新世界》中的社会)...
《美丽新世界》作者:阿道斯·赫胥黎 《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 但读了书最后一定要有一些收获可以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我总结了三条“外卖”,让这些收获可以被应用在我的生活中。 一:永远要保持独立思考,牢记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着独一无二的大脑和精神。不要轻易地将思考的权利交给别人。
而《1984》则完全禁止。这走向了两种极端,都是病态的。《美丽新世界》中牺牲了人对更高级情感和快乐的追求,使得人们停留在低层面的满足上。《1984》则连低层面的满足都加以剥夺,只允许人们对老大哥产生爱和敬意。这也是《美丽新世界》比《1984》更趋于稳定,甚至更贴近现实的一个原因。被满足的人们不会起来造反,...
《1984》反乌托邦幻想的核心是智能监控和极权统治。奥威尔警告读者,如果政府获得无限权力并完全控制人民的行为和思想,社会将陷入绝对专制的深渊。 《美丽新世界》 情节和背景 《美丽新世界》是阿道司·赫胥黎于1932年出版的小说,描绘了一个高度工程化和稳定的未来社会——福尔多斯众创州。社会中不存在家庭、繁殖通过试...
英国赫胥黎的著作《美丽新世界》,英国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俄国扎米亚京的《我们》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本人听说这些大作已久,于是在上周从图书馆借来拜读了前两篇,深有所思。(18年11月读) 1949年的《一九八四》给我带来的强大震撼,如同对未来的预言,它同样拥有着以下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