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没收的是地主多余的土地和财产,故C错误。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表述符合史实,正确。 故选:D。本题以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叙述为切入点,考查土地改革。本题以土地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也就是把地主的土地没收,分配给农民耕种,这是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 (3)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1950年冬,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批进行。到1952年底,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它彻底摧毁了我国...
1950年冬至1952年底,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推动着广大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自古沿袭的封建制度根基从根本上被铲除,从而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渐扫清了旧有制度障碍。 这是在西柏坡纪念馆拍摄的照片,反映的是冀中农民举行拥护土地改革运动大会。朱旭...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何异同?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1951年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达1.4亿吨,超过1949年26.9%。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故土地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分析总结。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
土地改革(建国初期,实际时间是1950-1952年) (1)背景原因: 新中国成立 时,全国广大新 解放区 还没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政策内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的是保护富农经济。 (3)特点:实行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
中国土地改革,亦称土地制度的改革或土地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
土地改革的时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在1950年至1952年期间。这一时期,中国进行了重大的土地制度改革,以调整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土地改革的背景: 土地改革是为了调整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土地改革的内容: 涉及重新分配土地、调整土地关系以及...
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特点:- 分批进行,区别对待。土地改革的意义:-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