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蒋鼎文从枯井挖出六具尸体,凶手竟是老蒋身边的红人 1942年,豫东专员韦孝儒正在熟睡,忽然四个蒙面大汉闯入他的房间,用枪抵住了他的脑袋。半个月后,蒋鼎文派保安部队在一个枯井中挖出六具尸体,个个都手背反绑。由于尸首还没腐烂,很快辨认出其中的韦孝儒。那么是谁这么大胆,敢对一省专员痛下杀手呢?此案...
通过贪污受贿、投机经商,短时间蒋鼎文聚敛了巨额财富。他认准了一条,只要对蒋介石个人绝对忠心,腐败嫖赌之事只是小节。1941年,蒋鼎文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驻河南洛阳。正式和汤恩伯搭档共事。想不到两人却争权夺利,互不买账。导致第一战区部队军纪废弛,军人骚扰民间恶名远播。1942年,河南遭遇空前旱灾蝗灾,人民...
1942年11月,蒋介石密令第一战区长官蒋鼎文除掉赵寿山,蒋鼎文对亲信说:“这种混账事,怎么不让胡宗南去干。赵寿山打日本人有功,我下不了手。”蒋介石想要除掉赵寿山的原因很简单,他是杨虎城的亲信,曾经亲自参与过西安事变,甚至捉蒋的想法就是赵寿山提起的。西安事变之后,报复心切的蒋介石一边将张、杨二人软禁,一边将他们...
1942年11月,蒋介石密令第一战区长官蒋鼎文除掉赵寿山,蒋鼎文对亲信说:“这种混账事,怎么不让胡宗南去干。赵寿山打日本人有功,我下不了手。”赵寿山是杨虎城的得力部下,“西安事变”后,杨虎城下野出国,十七路军缩编为三十八军,赵寿山任该军的十七师师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三十八军迅速开入华北作战,赵寿山率十...
在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时期,出现了“黑蒋鼎文赞李培基”的现象,这主要源于两人在饥荒应对上的不同态度和行动。 蒋鼎文的行动: 蒋鼎文作为当时的军方代表,面对河南的严重旱灾,他率先向中央如实汇报了灾情,并一面抗战一面积极救援灾民。 这些行动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被视为河南的恩人。 李培基的隐瞒: 李培基作为河南省...
1942年7月25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河南省党部主委刘真如、河南省主席李培基联名致电 蒋公报灾。全电如下: 洛阳。 急。重庆。军委会委员长蒋钧鉴。雪密。 豫省本年二麦歉收,各县收获平均不足三成。满望秋禾丰茂,藉补未足。讵数月亢旱,禾稼全枯,春麦既啬,秋收绝望。
1942河南大灾荒,关于李培基和蒋鼎文之间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议颇大。电影中的李培基忧国忧民、忍辱负重、四处奔波、解救万民于倒悬;蒋鼎文则是骄横跋扈、强征军粮、置黎民于水火而不顾。历史上,真是这样?我们先说说电影中那位“忧国忧民”的李培基在当时是怎么做的。据当时河南的地政部长李敬斋回忆,河南灾情最先...
1942年的河南,属于第一战区,战区司令就是蒋鼎文,副司令长官就是汤恩伯。当时河南被日军三面围困,驻扎在此地的有50-100万军队,这些军队的全部给养都要河南百姓来买单。汤恩伯被誉为四害之一,和水灾、旱灾、蝗灾并列,百姓对他的痛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汤恩伯在国统区修工事、建立营房,以治理黄河为由,大量征工...
1942年的河南大灾是天灾,更是人祸!天灾可抗,人祸难逃。人祸最主要的是日本侵略!不过,对于河南大灾,国民政府自己也难辞其咎。首先,李培基作为河南一省之长,面对河南大灾,竟然向重庆报告说“河南的粮食收获还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向蒋介石汇报河南大灾的事,因为地方政府瞒报灾情,导致蒋鼎文被中央...
1942年,国民党河南督察专员韦孝儒被人绑架后活埋。蒋介石闻讯大怒,让蒋鼎文严查,不想一查却发现,凶手是戴笠的心腹爱将赵理君。 蒋鼎文派到河南担任第一战区长官,为尽快了解这地方的情况,他立即召开军政会议。 会议提前通知下去,各地官员都赶往洛阳,到都坐上会议桌时才发现,少了河南督察专员韦孝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