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王笛 历史·中国史·0字 完本| 更新时间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本书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王笛 著 更新时间:2019-11-29 11:43:57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注释 历史 中国史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本书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民国基层社会...
笔记摘录《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王笛 82个笔记 第五章 第一部分 暴力团伙 是在1939年发生的悲剧。哪怕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乡民们仍然记得那个残酷的画面:父亲在河滩上对女儿当众执行死刑。“即使是在现在,思想还不甚开通的乡人看来,那做父亲的心,也未免过于狠毒了。”[1] 看来这残忍的父亲还是...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目录11章 书封页共11章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部分 暴力团伙 第二部分 地方秩序 第三部分 大势已去 第四部分 寻找...
虽然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现代化运动也推进了半个多世纪,从新文化运动(1910—192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1920—1930年代)到新生活运动(1930—1940年代),中国的乡村似乎发生了剧变,但有时候,又让人感觉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12]也就是说,社会还带着旧日的惯性,川西平原的乡村中,人们在相当程度上还生活在过去。我们...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揭开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日常”面目,呈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
近三百年间,袍哥一直与地方政府和地方精英争夺地方的控制权,与地方政权的演变共进退。同时,这个组织与地方精英、保甲、团练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川西平原,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由于移民的流动性,宗族的权力不如中国南方那么强大。国家通过精英间接行使权力来对乡村进行控制。[24]从清代到民国,县以下的地区控制是...
乡村黑恶势力,这是新中国对于乡村秘密会社的称呼。在乡村语境中,这类势力一般被称为,袍哥。袍哥即西南地区的哥老会,是从清朝到民国在西南社会影响最为深入广泛的秘密社会组织。1946年有篇文章称:“袍哥在川省的势力,正(真。原文如此)正庞大得惊人,听说,单一重庆一地而论,至少也有半数以上的人参加这个组织,三教...
1945年盛夏,只身赴“望镇”考察的燕大社会学系学生沈宝媛或许不会想到,她在本科毕业论文《一个农村社团家庭》中记录下的血腥故事会成为73年后历史学家王笛从微观视角重建袍哥与近代四川基层社会的起点。在《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一书中,王笛基于地方档案、社会调查报告、小说、回忆录和地方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