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国生产了世界工业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增至40%。英国取得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1860年,英国生产了世界工业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增至40%。英国取得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 走上资本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抢劫无数财宝与文物。士兵们将无法携带的物品全部破坏。10月11日,英军再次入侵圆明园,洗劫之后放火焚烧,大火持续三天三夜。圆明园遭受毁灭性破坏,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2.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
分析:答案: B 解析: 文官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行考试录用的方法,题干中议会的建议为文官制度的最终确立打下了基础,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项正确。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最终确立文官制度,C项错误。英国事务官的设立是在19世纪初,A项错误。题干中议会并不反对文官制度,反对的是文官的选拔方法,D项...
英国的政治 1860年1月27日于伦敦 在关于议会答词的辩论中,最引人注意的题目是第三次对华战争[注:指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年7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进占天津、北京;10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英法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特权。—...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1860年”、“工业生产方面”,要从1860年之前找促进英国工业生产的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殖民掠夺、三角贸易等都是原因。 根据所学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在“三角...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在圣诞节发表社论:“必须通过行动摧毁中国皇帝的威信,让傲慢的中国政府屈服,让他们知道我们才是北京的主人。”基于此目的,侵略者( ) A. 攻陷
英法联军行至通州时,和清政府举行了第二次议和谈判,但是谈判再次破裂,僧格林沁扣留了英国公使巴夏礼和谈判人员,与其他俘虏共39人一并带回北京监禁,1860年9月18日,联军攻破通州。照片中的建筑是通州燃灯塔,拍摄时间为1860年9月23日,根据考证,这极有可能是北京地区有史以来最早的一张照片。通州八里桥,此...
英法联军正式对华宣战:1860年6月,英法联军一万七千人,近200艘军舰,驶入渤海湾,正式向清政府宣战。▲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1860年9月,在咸丰帝的授意下,清军将领僧格林沁拘捕英国外交使臣巴夏礼,以及巴夏礼的随从40人。拘捕巴夏礼,是咸丰帝为阻止英法联军进北京作出...
1860年,英国人镜头里的福州洋行、万寿桥、涌泉寺和大樟溪等风景 本组有关福州的图片由英国约翰·格尼·弗莱 (John Gurney Fry )收藏,其中有他本人拍摄的照片,也有其他摄影家的作品,拍摄时间在1860年前后,距今已整整过去了164年了 。1860年,站在福州城墙上向东侧远望,树木葱茏,一些民居建筑散落在树荫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