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全面生产”的概念。他认为,现实生活的生产不仅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包括人自身的生产和精神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再生产。马克思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的生产的全面性,主要指的是人的生产摆脱了直接存在的局限性,生产的...
✅ 《手稿》中的旧哲学遗迹包括: 《手稿》中的异化理论是以承认有一个理想化的、不变的、共同的“人的本质”为前提的,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制度进步与否的标准。 《手稿》中关于“人性异化”“人性复归”的思想,尚未完全摆脱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影响。 由于马克思当时刚刚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还没有明确提出生产关系...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 (原著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中文二版第一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间,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著作的经济学哲学笔记。《手稿》是体现马克...
〔VII〕按照国民经济学家的意见,劳动是人用来增大自然价值的唯一东西,劳动是人的能动的财产;而根据同一国民经济学,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他们作为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不过是有特权的闲散的神仙)处处高踞于工人之上,并对工人发号施令。 按照国民经济学家的意见,劳动是唯一不变的物价;可是再没有什么比劳动价值更具有偶然...
最新章节: 第三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评价政治 政治经典著作 本书注重通过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过程,理清马克思关于扬弃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揭示出我们为什么称《手稿》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和秘密”,使读者比较清晰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从而有助于我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
🏭 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他作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人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从而陷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获得他自己觉得利己需要的满足。因此,随着对象的数量的增长,奴役他人的异己存在也在拓展,而每...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重要著作,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这部手稿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考察。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剖析,提出了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大唯物史观与实践辩证法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用劳动实践解释了私有财产的产生与消亡,解释了人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解释了自然界作为实践结果的演化与发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作为其共产主义...
文本解读:Ⅰ 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我们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土地的互相分离,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的互相分离以及分工、竞争、交换价值概念等等当做前提。…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解读 “美学”一词来自英文Aesthetics,最早于二十世纪初由日本人中江肇民翻译而来。它是与感性认识有关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们认识美、感受美的学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解读,欢迎大家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