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17-酮类固醇偏低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腺垂体功能减退、睾丸功能减退、肝脏疾病、某些药物影响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对尿17-酮类固醇的生成有重要作用。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如艾迪生病,皮质醇、醛固酮等激素分泌减少,影响了类固醇激素的代谢通路,导致尿17-酮类固醇合成...
17-酮类固醇是1种性激素,在男性中它们大部分由辜丸所产生,少部分由肾上腺皮质所产生,都是类固醇激素,其代谢物亦经尿排出体外。男性激素有辜丸酮,雄酮、和脱氢异雄酮等,后两者通称为17-酮类固醇。类固醇激素皆有1个环戊烷菲的骨架,与胆固醇的关系密切。17-酮类固醇,因其环戊烷菲骨架上第17位连接1个酮基,故名...
尿17-酮类固醇的测定值异常也可见于多种疾病。例如,尿17-酮类固醇增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癌、睾丸瘤,以及多毛征患者。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等也可使17-酮类固醇升高。尿17-酮类固醇降低则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睾丸功能减退等。此外,某些慢性病如结核、肝脏疾病、...
尿17-酮类固醇(17-KS)可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及性腺分泌的总的情况,对于评价肾上腺分泌雄激素的功能具有较大的价值。正常值 男:8-12mg/24h尿;女:6-9mg/24h尿。临床意义 (1)库兴氏综合征、睾丸瘤(尤其是间质细胞瘤)、性早熟、多囊卵巢、肢端肥大症等疾病尿17-KS明显增高。使用雄激素、皮质激素...
17—酮类固醇分子结构中的酮—亚甲基(—CO—CH[2。gif]—)能与碱性溶液中的间二硝基苯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 尿17—酮类固醇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和睾丸间质细胞肿瘤等,减低见于肾上腺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以及某些慢性病如结核、肝病和糖尿病等。
17-KS)尿17-酮皮质类固醇(17-KS)女性正常范围17.5~52.5μmol/24h。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睾丸间质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性激素和皮质激素后。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睾丸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尿17-酮皮质类固醇(17-KS)正常值: 男性34.7~69.4μmol/24h;女性17.5~52.5μmol/24h。 尿17-酮皮质类固醇(17-KS)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睾丸间质细胞瘤、肾上腺性征异常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性激素和皮质激素后。
尿17-酮类固醇测定是一种临床化验检查项目。化验标本为24小时尿,取其中100毫升送检,记录总尿量。简介 尿17-酮类固醇测定是一种临床化验检查项目。尿17-酮类固醇为尿中排出的皮质激素及代谢产物17位上为酮基的化合物,主要代表睾丸和肾上腺皮质所产生的活性较低的雄激素水平,不包括活性最强的睾酮。成年男性尿中17-...
17-酮类固醇(17-KS)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雄性激素的代谢产物。在女性尿17-酮类固醇几乎全部来自于肾上腺皮质;在成年男性则有2/3来自于肾上腺皮质,其余则来自于睾丸;在儿童则主要来自于肾上腺皮质,因此尿17-酮类固醇测定在女性和儿童中主要是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情况,在男性除了了解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外还可反映睾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