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对于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基调处于主导地位,但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更多只停留在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层面。尽管中东欧国家与传统西欧国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差异,也不排除部分中东欧国家有借助中国平衡欧盟和德国的考虑,但多数中东欧国家仍然积极追求与欧盟的深层次合作。特别在战略和安全层面...
当地时间22日,立陶宛外长兰斯伯格斯宣布该国退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跨区域合作机制“17+1”。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立陶宛的举动虽然开了个“坏头”,但“17+1”不会因为某些国家的退出就搞不下去了,“我们应该让‘17+1’得到更多的合作成果,让立陶宛这样的国家退出后感到后...
习近平: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17+1大于18 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戳图↓↓↓中英双语图文速看峰会要点!来源:中国日报网
与会嘉宾表示,“17+1合作”前景广阔,区域合作与多边合作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非常重要。自机制成立九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成果丰硕,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全面均衡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对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维护全球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亚投行波兰前董事,波兰考明斯基...
在2月9日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针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形象提出了“17+1大于18”的合作信念。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说:“原来叫16+1,它确确实实是开放透明,尊重各种规则,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排它,不针对某个第三方,17+1大于18,也就是1+1大于2的概念,只有把这种合作的增量做好,才能够使各...
“17+1合作”的务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项目的投资落地。“17+1合作”的项目投资全部经过相关各方精心筹划、科学论证与精准对接,在以投资对象国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兼顾市场收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目前,中国对中东欧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产能、机械制造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项目上...
“17+1合作”: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正确方向 与会嘉宾认为,“17+1合作”是多边主义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捷克科学院哲学所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胡北思表示,包括捷克在内的欧盟国家与中国都意识到了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深层含义,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多边主义的建设。“17+1合作”不仅促进了中东欧国家与中国...
1.2万列中欧班列——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带,17国与中国增进互联互通的需求奠定了双方务实合作的底色。匈塞铁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等“17+1合作”重要项目不仅方便了国与国之间的来往互通,也为当地民众带去实在的利好。
在5月24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就此事回应称,“17+1”是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共同倡议成立的跨区域合作机制,符合各方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愿望,9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2月9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是“17+1”大于18,引发多方关注。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为何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启动以来首次举办领导人峰会,中国和中东欧17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