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 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 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某某某某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
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
通过对这一谱系的凝炼和展开过程进行剖析,可以从多个历史剖面展现16—17世纪中国火器知识体系的演进过程。战争与西方火器知识的传入战争是火器知识交流最重要的途径之一,16—17世纪的中葡战争、抗倭战争,使得佛郎机铳和鸟铳这两种先进火器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的火器知识体系造成了持久而深入的冲击,革新和重塑了明朝的...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关于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着重把握每位思想家的观点,多用新情境、新材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命题;同时,也可以把其放在明清时期整个社会大...
史料呈现史料应用史料16—17世纪的中国,①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1.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因是什么②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③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设计方案 ...
第二次从材料中初开国门,中日洋务竞赛,判断时间应该是在鸦片战争后,此时西方国家正值两次工业革命的交替过程中。第三次材料明确指出了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问错失机遇的原因则从中国自身的制度、政策、社会环境方面来思考。第一次新航路开辟,我国处在明清封建专制统治下,腐朽没落,对外实行海禁和...
16-17世纪,中国东南沿海贸易的局势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郑氏海商集团的形成,郑芝龙,字飞黄,原名一官,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古称安平。泉州安平自古以来海商众多,早在唐代时期,安平商人就已经开始海外贸易。郑氏家族与海商有着密切关系,郑芝龙的母舅黄程便是海商,郑芝龙早年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