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栖霞 唐乾元间(公元758—760年)人,名藉无所考。抱道绝粒,隐于齐云山(今安徽休宁县境内)。后人将他所栖的岩洞,命名为栖真岩,意即栖霞真人之岩,以示纪念。所以,龚栖霞又称栖霞真人。余道元 号天谷子,生平无考。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至齐云山,斩草结庵以居,并创建佑圣...
在登上齐云山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古代中国还有个名叫龚栖霞道士。与那些早已著名得如雷贯耳的隐士相比,这龚老道显然过于迂腐,迂腐得竟真的隐居在一个只有虎奔狼串深山老林里,直到“抱道绝粒”。 “抱道绝粒”这四个字也实在模棱两可,想必就连记载这一史实的佚名文人也不知其详。龚老道最后究竟是抱着道书绝食而...
据史料记载,唐朝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齐云山,隐居于天门岩修炼传法;虽无建迹,却留下道教遗踪。南宋宝庆年间,道士余道元自黟北(黄山)游至齐云山天门岩,得潜师天谷子印记“宜我室此”,遂拜请于居士金安礼、金士龙,建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此后云游道士纷至沓来,崇拜道教的居士信徒,纷纷献地输财,筑祠建...
唐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隐于天门岩下,开创了齐云山道教的历史 唐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隐于天门岩下,开创了齐云山道教的历史 值班道士 道教文化是齐云山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乾元年间(758一760年),道士龚栖霞隐于天门岩下,开创了齐云山道教的历史。南宋宝庆年间(1225一1227年),道士余道元创建佑圣真武祠,供奉真武大帝。
唐朝乾元年间(758~760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山中天门岩;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韦缓建石门寺于石桥岩。 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朝廷建密多院于白岳山南。 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道士余道元入山修炼,并于齐云岩创建佑圣真武祠,此后崇慕道教的方士、居士相继来山,择地筑构。此后道教建筑规模日益...
从望仙楼-桃园坊-洞天坊-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岩-雷霆惩罚司。齐云山,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忠烈岩:隋末天下大乱,汪华起兵保境安民,后归顺李唐被敕封为"忠烈侯"、"越国公"。徽州百姓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被奉为"汪公大 、"太阳菩萨"。栖真岩:唐乾元年间,山东名道龚栖霞于此结庐修真,成为齐...
据史料记载,唐朝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齐云山,隐居于天门岩修炼传法;虽无建迹,却留下道教遗踪。南宋宝庆年间,道士余道元自黟北(黄山)游至齐云山天门岩,得潜师天谷子印记“宜我室此”,遂拜请于居士金安礼、金士龙,建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此后云游道士纷至沓来,崇拜道教的居士信徒,纷纷献...
齐云山旧名白岳,是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的一座国家地质公圆,占地面积的110.4平方千米。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拨400米左右,具有明显的丹霞地貌特征,景区历史悠久,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在唐乾元年间,即有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明朝时 - 易哥,手机拍摄剪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