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健雅院士为在场师生讲述了遥感的发展历史、遥感原理与传感器以及遥感平台的种类等,介绍了遥感卫星发射与数据获取以及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应用等知识,展示了反映地球山川秀美的遥感照片,并为同学们介绍了武汉大学的遥感学科现状及发展前景。龚院士的讲座内容精炼、信息...
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一行走进山西省晋城一中开展科普讲座、招生宣传。龚院士为现场1000余名师生作《遥视山川秀美、感知地球奥秘——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专题讲座。他指出,遥感学科是一门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是大国竞争世界空间信息控制权的战略制高点,武汉大学遥感学科连续八年排名世界第一。他讲述了遥感的发...
龚健雅,1957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市,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宇航研究院院长、亚洲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秘书长、《测绘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主编。 二、教育经历 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今东华理工大学)测量系,并留校任教。 1992年,获...
龚健雅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报告主题 基于开放地球引擎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构建 报告嘉宾 龚健雅,男,1957年4月出生,籍贯江西樟树。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
提到无人系统,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无人机、无人驾驶。但在10月20日下午的东湖论坛“科普高端对话”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龚健雅做《无人系统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报告时,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基于北斗导航的无人农机系统。龚健雅院士...
“珞珈三号02星,争取明年底发射!它是我们自主设计、制造、集成、测试的首颗高精度智能遥感卫星。”日前,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在介绍刚刚挂牌的湖北珞珈实验室时透露。龚健雅院士接受极目新闻采访 武大要自主造卫星 2018年6月,我国首颗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01星”发射升空,“武大造卫星”的消息轰动一时。其实,...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验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不到十名教师发展到上百名教师,连续四次评估获得国家优秀重点实验室称号,不仅在武汉大学,而且在全国都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一个标杆。2007年9月,龚健雅与李德仁在泰国访问 2以远见卓识推动学科不断发展 李老师是公认的战略科学家,我国的测绘学科能够发展得如此...
龚健雅,1957年4月出生于江西,博士,是一位享有盛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并开始了他在教育领域的职业生涯。他曾在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以及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教职,其间还曾赴美国波士顿麻省州立...
武汉大学 龚健雅 向隆刚 乐鹏 一 引言 随着航空航天、物联网、无线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得以全面、及时获取大到整个地球,小到一栋建筑的状态及变化信息。借助于大规模空天对地观测、地面物联网接入,以及其他方式的感知,我们正在持续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