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龙胆草黄芩汤主要用于清热燥湿和舒肝利胆。它通常用于治疗湿热症状,如湿热黄疸、肝胆湿热等。 1.成分作用:龙胆草具有清热燥湿、泻肝火的作用;黄芩则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的效果。两者结合能够有效针对肝胆湿热。 2.适应症:常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黄疸、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肋痛等症状,同时对某些皮肤疾病如湿疹...
龙胆草汤 处方 龙胆草5分,菊花3分,蒺藜3分,白芷3分,防风2分,蝉蜕1分,黄连2分,木贼(去节)1分。 功能主治 邪热之见于目者,痘后翳膜遮睛,泪出羞明。 用法用量 水半茶钟,煎2沸,温服。 摘录 《痘科类编》卷三 2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组成 草龙胆1握。
药方名称龙胆草汤 处方龙胆草5分,菊花3分,蒺藜3分,白芷3分,防风2分,蝉蜕1分,黄连2分,木贼(去节)1分。 功能主治邪热之见于目者,痘后翳膜遮睛,泪出羞明。 用法用量水半茶钟,煎2沸,温服。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龙胆草汤 ...
方中龙胆草、大青叶、生石膏、知母、忍冬花、蒲公英清气分之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胆草、忍冬花、蒲公英、大青叶对脑膜炎双球菌等多种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生石膏、知母有良好的退热、镇静作用;玄参、生地清营热、滋营阴;白茅根消热凉血,除血分之热,现代药理研究证...
笔者认为,柴胆蛎汤治火郁口苦的效果之所以优于小柴胡汤,根本在于龙胆草与牡蛎相配,既有苦泻郁火之功,益阴止渴,又有软坚散结、消除水饮、湿热同治之妙。 三、口苦的其他治疗 单纯性口苦,中医属“胆瘅”范畴,若据少阳病辨治和运用柴胆蛎汤、龙胆泻肝汤所等百无一...
其煎制方法亦十分讲究:取半茶钟的水量,将药材投入其中,文火慢煎,待水沸腾两次后,温服。这一剂药方,承载了古人对抗疾病的智慧与决心。另一版本的龙胆草汤则更为简洁,仅草龙胆1握。制法简单,将药材切碎即可。其功效则专注于治疗卒然下血不止的病症。取5升水,煮沸后得到2升半的药液,分5次...
#方剂驿站# 龙胆泻肝汤 药物组成: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木通、生甘草、当归。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肝经湿热下注证。方歌: “龙胆泻肝栀...
龙胆草汤足浴(下阴止痒)龙胆草、黄柏、栀子、泽泻、木通、柴胡。加水1000毫升,煎煮20分钟,取药汁,兑入适量温水泡脚30分钟。龙胆草苦寒,清热燥湿之中,尤善清下焦湿热,是治疗下焦湿热所致诸证的要药。黄柏苦寒沉降,长于清泄下焦湿热。栀子苦寒清降,能清泄三焦火邪,可治肝胆火热。泽泻性寒,既能清下焦膀胱之热,又...
如何避免夜间1到3点“自然醒”?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剂出自《医方集解》的龙胆泻肝汤,专攻肝脏引起的肝火旺盛。由龙胆草、木通、柴胡、黄芩、车前子、生甘草、栀子、当归、泽泻、生地黄等十味中药组成。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龙胆草,它呢最擅长泻肝胆之实火,除下焦湿热,苦、寒,专入肝胆,有泻火、燥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