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龙(35)明龙纹琉璃瓦】大英博物馆中国馆一进门正对面看到的是一面屏墙,高约1.6米、宽约2.45米,上下四条龙在莲花和牡丹中狂舞,看起来十分威武,经考证认为这组琉璃制品制作于明代,应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正脊装饰贴面。从汉代末期(公元5世纪)开始,人们称建筑物上的铅釉装饰物为“琉璃”,宫殿上开...
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这面明代秦王府龙纹琉璃瓦当,是上世纪北大街改造工程时被发现的,随后被西北大学博物馆征集收藏。瓦当直径16.2厘米,厚4.4厘米,边缘微残,画面为团龙纹装饰,龙的整体形态、动态十足,五爪张开,作奔腾状,显示出威猛的气势,内黄外绿。 ...
🌟 紫禁城的龙纹琉璃瓦当,承载着皇家宫殿的辉煌与历史的厚重。我们看到的这两块瓦当,一块色彩依旧鲜亮,它静静地躺在北京的故宫中,见证着王朝的兴衰。而另一块,虽然历经风雨,表面已有些许掉釉,但它依然坚韧地出土于安徽凤阳的明中都遗址,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仔细观察,凤阳遗址出土的瓦当上,龙的形态显得更为...
琉璃瓦,即将琉璃应用于建筑材料,其应用始于唐代。不过,琉璃瓦的使用有严格规定,仅以明清两代来说,帝王宫殿、陵庙(如故宫、十三陵)用黄琉璃瓦,王府(如秦王府)用绿琉璃瓦。 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这面明代秦王府龙纹琉璃瓦当,是上世纪北大街改造工程时被发现的,随后被西北大学博物馆征集收藏。瓦当直径16.2厘米,厚4....
龙纹琉璃瓦是一种由琉璃和瓦土制成的传统建筑瓦片,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其中,琉璃是一种半透明质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水和耐久性。 二、龙纹琉璃瓦的生产工艺 龙纹琉璃瓦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首先,将瓦土和琉璃按一定比例混合,并通过特殊的处理工艺将其制...
名称:20片龙纹琉璃瓦(20 loong tile) 作者:- 日期:15 - 16世紀 明朝 馆藏:大英博物馆 地理:中國 山西 材质:石器 釉面 模制 法華 尺寸:高:39厘米;宽: 244厘米;深度: 12.70 厘米这组20片釉面瓷瓦,原属于两座建筑。它们由带有法華式装饰的粗陶制成,模制出充满活力的三爪龙(其中一条追逐一颗火红的珍珠...
龙纹琉璃瓦又称琉璃屋面瓦、琉璃瓦等,按照产品类型可分为磨砂琉璃、釉面琉璃等类型;按照形状可分为平瓦、斜瓦等多种类型;按照颜色可分为红色、灰色、绿色、蓝色等多种颜色。其中,磨砂琉璃常用于一些中式建筑,而釉面琉璃则适合个性化建筑设计。 二、龙...
这两张图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皇家宫廷琉璃瓦当。颜色鲜艳的瓦当现存于北京故宫的殿宇中,而另一个表面略显风霜、掉釉的瓦当则出土于安徽凤阳的明中都遗址。相比之下,凤阳遗址出土的瓦当上的龙纹更加健硕、细腻,雕刻工艺也更为精湛。故宫的瓦当和琉璃瓦主要以黄色为主,黄色在五行中代表土。《易经》中有记载...
琉璃瓦,即将琉璃应用于建筑材料,其应用始于唐代。不过,琉璃瓦的使用有严格规定,仅以明清两代来说,帝王宫殿、陵庙(如故宫、十三陵)用黄琉璃瓦,王府(如秦王府)用绿琉璃瓦。 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这面明代秦王府龙纹琉璃瓦当,是上世纪北大街改造工程时被发现的,随后被西北大学博物馆征集收藏。瓦当直径16.2厘米,厚4....
逃出大英博物馆 | 明代龙纹琉璃瓦拟人。昔日的王者被禁锢于黑暗中,终有一日会打破黑暗,王者归来经过大家科普这不叫九龙壁而是明代龙纹琉璃瓦大家喜欢可以关注一下 后面有空还会更新 感谢 #逃出大英博物馆 #当大英博物馆文物拟人化 #艺术在抖 - Ai酱牛牛于20230905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