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失补总牙数是指龋齿数、因龋失牙数以及补牙数的总和。以下是关于龋失补总牙数的详细解释: 龋齿数:指的是已经蛀坏但还没有被填充的牙齿数量。这些牙齿可能处于不同的龋坏阶段,但都尚未接受修复治疗。 因龋失牙数:指的是因龋齿而导致的牙齿缺失数量。在3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由于失牙原因可能较为复杂,所有...
其他数值(D=70, M=5, F=10)属于“龋失补牙数(DMFT)”指标,用于评估龋病的严重程度,但**与患龋率的计算无关**。正确答案为:**B.20%**。 选项分析: - **A.10%**:错误,该数值是患龋人数(10人),未转化为百分比。 - **B.20%**:正确,通过10/50×100%得出。 - **C.30%**至**E.50...
检查某班15岁学生50名,其中龋病者10人,龋失补牙数为:D=70,M=2,F=8,龋失补牙面数为:D=210,M=10,F=15,这班学生龋面均为()。 A. 0.8 B. 1.4 C. 1.6 D. 4.2 E. 4.7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E 答案:E :龋均=龋、失、补牙数之和/受检人数;龋面均=龋、失、补牙面数之和/...
尤其是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覆盖面越来越大。 中国3-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龋齿即俗称的蛀牙、虫牙) 调查显示:农村儿童的龋患率和龋失补牙数都明显高于城市,城乡儿童差距也非常明显。 但即使是城市儿童,依然有95.8%的龋坏牙没有得到治疗...
因此,该患者的DMFS指数可以表示为“D3M2F2”,意味着三颗牙齿有龋坏(共三个面)、两颗牙齿缺失、两颗面的龋洞得到了充填治疗。 总结: 恒牙的龋失补牙面数通常不采用特定的图形或复杂符号来表示,而是通过简洁的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的方式来反映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这种记录方法既直观又便于统计分析,是口腔医学中常用...
龋失补牙数是指在口腔健康调查中,统计个体或群体牙齿因龋病(蛀牙)而缺失、需要治疗或已经经过治疗的数量。这个指标通常用于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龋病的形成与影响龋病,俗称蛀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细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龋病会逐渐...
因龋丧失的牙和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共2颗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答案:C 解析: 龋失补指数用龋、失、补牙数(DMFT)或龋、失、补牙面数(DMFS)表示。“龋”即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已做填充的牙。M=miss失,指口腔中因为龋病而失去的牙齿数目。反馈 收藏...
以下是三种常用的计算龋失补数的方法: ### 方法一:直接观察法 1. **定义标准**:首先明确龋齿、因龋缺失和因龋已充填的定义和标准。 - 龋齿:牙体硬组织在菌斑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 因龋缺失:由于龋病导致的牙齿拔除或自然脱落。 - 因龋已充填:曾经患有龋病但已经过充填治疗的...
A. 龋患率=龋、失、补人数/受检人数×100% B. 龋均=龋、失、补只数/受检人数×100% C. 患者龋均=龋、失、补只数/受检人数×100% D. 牙别患龋率=某牙齿患龋只数/调查某牙齿的总只数×100% E. DMFT构成=龋牙只数/龋失补牙只数/受检人数×100% ...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指乳牙的龋、失、补牙数(dmft)或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失、补定义与恒牙龋相同,世界卫生组织计算失牙的标准是:9岁以下的儿童,